地下洞室群对地面运动的影响——SH波入射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震害研究表明,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面运动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放大和缩小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震害分布区域化。局部场地条件主要是指地形的不规则性和介质的不均匀性,如沉积河谷、凹凸地形、地下孔洞、断层裂缝以及土介质分层等。对各类特殊场地的影响进行定量估计是地震工程学中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过度拥挤、用地严重不足,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向地下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由于大规模地下工程建设而形成的大型洞室群无疑对沿线附近设计地震动会有一定的影响。对该影响进行定量估计,不仅对既有地面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评估和附近拟建工程的抗震设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还能为地震小区化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利用波函数展开法,研究了地下洞室群在平面SH波入射下对地面运动的影响问题。根据SH波的对称特性,采用镜像方法,构造了一组满足自由地表边界条件的波函数,最后得到了非衬砌洞室群和衬砌洞室群对地面运动影响问题的封闭解析解。数值结果表明,两洞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使得地表位移幅值总体上较单个洞室情况增大很多,而且空间变化更加剧烈。此外,入射波频率、入射角度、洞室埋深以及衬砌材料的剪切刚度等因素对地面运动的放大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具有结构性能优越、经济合理的特点,容易以正常的柱距获得较大的开间,是一种具有很大市场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构形式。本文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区分布范围广,发震频繁。六、七十年代的邢台、海城、唐山等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留给我们极其惨痛的教训,预防地震、抗震减灾成
自水下混凝土灌注桩问世,至今已经有整整50年的历史。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出现的时间早,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是灌注时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桩基混凝土质量事故仍然层出不穷。本文通过
▲本课题是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同济大学主持研究开发的子课题。 臭氧作为一种氧化能力仅次于氟的氧化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除用于众
混凝土箱梁桥的开裂现象普遍存在,被认为是混凝土箱梁的“癌症”。其裂缝的开展,不仅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而且加剧了箱梁桥的挠度。因此,本文对混凝土薄壁箱梁的开裂与挠度
  隧道在现代交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隧道所具有的优点,隧道建设必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多。 本文总结了隧道衬砌结构内力计算方法,并针对在设计某连拱引桥工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少城镇处于高地震烈度区,发生过较为强烈的破坏性地震。建国初期建成的房屋,大都没有抗震措施,其抗震能力严重不足,必须进行可靠性鉴
本文根据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稳定性风险分析的需要,就其涉及的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计算模型的研究;二是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稳定性风险分析的基
利用透光脉动、ferron-Al逐时分光光度法及剩余浊度测定等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了低温低浊水混凝效果强化方面的研究,找出低温低浊情况下混凝不利的影响因素。  发现增加溶液的
本文依托重庆奉溪高速公路孙家崖隧道大坪滑坡抗滑桩治理工程为研究背景,由于孙家崖隧道穿越深层滑坡地段,所以采用特长抗滑桩治理深层滑坡体,以保证隧道不受滑坡的破坏,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