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植物生态学、微生物学及土壤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帽儿山林区樟子松林和蒙古栎林凋落物现存贮量、组成、季节动态、分解动态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从2003年到2005年3年中,樟子松林凋落物年均凋落量(5524.01Kg.hm-2.a-1)大于蒙古栎林年均凋落量(3907.96Kg.hm-2.a-1),两林分凋落物年凋落量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各年间差异显著,并且樟子松林与蒙古栎林年季间凋落量也有显著性差异。两林分落叶凋落量占总凋落量的比例都超过60%。 2、樟子松林总凋落量月动态变化2003年和2005年出现一个峰值,2004年出现两个峰值;蒙古栎林总凋落量月动态变化每年出现一个高峰,凋落类型为单峰型;两林分叶凋落量月动态变化模式与总凋落量的月动态变化模式相似,枝凋落量总趋势为单峰型;花凋落类型为单峰型,果凋落量波动很大;蒙古栎林花凋落主要集中在4-9月间,果凋落量主要集中在7-9月间。 3、两林分枯枝落叶层各亚层贮量空间分布格局L<H+F,H+F层贮量都超过了总贮量的50%,樟子松林枯枝落叶层总贮量(7884Kg.hm-2)>蒙古栎林枯枝落叶层总贮量(5776Kg.hm-2)。 4、两林分落叶分解速率与时间均呈指数关系,而表现出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先快(320天前)和后慢两个阶段。 5、两林分枯枝落叶层各营养元素(N、P、K、Ca、Mg)从L层到F+H层是养分逐渐积累的过程(除樟子松林中的Mg元素是逐渐释放)。落叶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残留量变化,蒙古栎纯阔叶、蒙古栎林混合落叶分解过程中N、P、K、Ca和Mg等无机养分元素都随分解而释放(除蒙古栎林混合落叶中N元素)。樟子松纯针叶、樟子松林混合落叶N、K、Ca和Mg元素随落叶分解而释放,释放模型均为直接释放型,前期释放快,P元素随落叶分解而富集。蒙古栎林凋落叶中的C元素浓度随着凋落叶的分解逐渐降低,呈线性减少,樟子松林凋落叶中的C元素浓度随着凋落叶的分解呈波浪式递减。 6、两林分枯枝落叶层各亚层的C/N值为L>F>H。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樟子松林混合落叶、樟子松纯针叶、蒙古栎纯阔叶随着分解C/N逐渐下降。凋落叶分解速度主要决定于叶凋落物本身质地,尤其是其自身的C/N对其分解速度的影响较大。 7、两林分中各亚层的细菌数量为L>H>F,放线菌数量H>F>L,真菌数量L>F>H。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除真菌外,两种林分细菌、放线菌随时间变化都有逐渐下降趋势,真菌在9月份又有所回升。蒙古栎林各月微生物总量大于樟子松林各月微生物总量。 8、枯枝落叶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樟子松林L>F>H,蒙古栎林F>H>L;蔗糖酶活性在樟子松林F>L>H,蒙古栎林H>F>L;蛋白酶活性,樟子松林与蒙古栎林相同,都为L>F>H;脲酶活性,樟子松林L>H>F,蒙古栎林F>H>L。总体上樟子松林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比蒙古栎林这两种酶的活性大,而蒙古栎林的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比樟子松林的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大。 9、两林分枯枝落叶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从5月到9月随着凋落物的分解,酶活性逐渐增强,蒙古栎林蔗糖酶活性逐渐减少,樟子松林蔗糖酶活性先减少后增加,两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