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研究古代语文教育的宝贵资料。蒙学教材大多产生于封建社会,其内容必然是为封建统治服务。但是,古往今来的教育实践证明,蒙学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是比较成功的,其中必然有其科学合理的成分。研究古代蒙学教材的目的,就在于发现其合理的内核,继承古代优秀的教育传统,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能够真正融入现代文化与现代教育之中,从而促进当代语文教材建设及课程改革。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上起周秦,下迄民国,源远流长。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六类:综合性集中识字类、伦理道德类、历史知识类、诗文教学类、博物常识类及工具书类。和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比较而言,它具有注重道德礼仪教育,知识含量大、实用性强,采用韵文形式便于儿童诵读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倍受关注的今天,古代蒙学教材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文言文阅读教学、语文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对于古代蒙学教材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对其编写经验的借鉴及内容上的部分选用;另一方面是当代儿童对古代经典蒙学教材的诵读。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论证了古代蒙学教材现实意义;通过比较,指出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继承和发扬了古代蒙学教材利用韵语形式进行集中识字的成功经验;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古代蒙学教材的诵读教学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这种从语文教学意义上对古代蒙学教材的探索研究相对于以往该领域的研究偏重于历史性的总结述评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