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语言是语言学研究的范围,网络语言中的谐音表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十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语言中的谐音表达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变体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网络交流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多对网络语言中谐音表达的构成分类及社会语用特征有过一些讨论,但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谐音表达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非常少见。本文以网络语言中的谐音表达为考察对象,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归纳定性的方法,从构成、特征和语义建构三个层面对网络语言中的谐音表达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分析了网络谐音表达动态的在线意义建构方式和认知机制,帮助人们对网络语言中谐音表达构成过程的认识。本文研究发现,网络语言中的谐音表达表现出如下特点:构成方面,网络语言中的谐音表达主要存在汉字谐音表达、数字谐音表达、字母谐音表达和语码混用谐音表达。特征方面,网络语言中的谐音表达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特征:修辞特征、社会文化特征、语境特征以及使用者的心理特征。语义建构方面,网络语言中谐音表达的意义建构过程就是网民在网络语境下使用和理解网络谐音表达的认知加工过程;网民对谐音表达的在线意义建构主要依赖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通过对网络语言中谐音表达多层而的认知分析,本文认为,作为一种语言变体,网络语言中谐音表达背后的认知动机是人类思维的隐喻性。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积极寻求网络交流环境与现实场景的认知共性,创造性地进行跨语境的语义映射,由此形成了各种丰富多变的网络谐音表达现象。它们在构成、特征以及语义建构方而的特点,无不体现了人类思维所独有的认知机制: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可以更深入地解释网络语言中谐音表达意义的认知构建过程。本文对网络语言中的谐音表达进行多层面的探讨,旨在进一步推动学界对语言系统中极为活跃的网络语言变体给予积极关注,促进人们对网络谐音表达特点的理解,帮助人们有效开展网络语言交流。同时通过分析网络语谐音表达中不同的语言现象,也为英汉语言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为一种新出现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谐音表达仍处在发展变化阶段,其相关问题值得学界进一步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