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交往日益广泛、中华文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关注,世界各地对汉语学习和中华文化了解的需求急剧增长,始建于2004年的孔子学院项目也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十年的时间,孔子学院遍布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截至2014年3月,海外孔子学院已上升到443所。近年来关于文化“走出去”的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重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了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孔子学院从根本上有利于我国文化的“走出去”,因为语言乃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构建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与时俱进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的“孔子学院”相关研究基础上,从孔子学院的提出与内涵入手,探讨了孔子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并且在国际传播的基本理论模式下分析孔子学院的功能定位。接着深刻分析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成就,问题和阻碍因素,初步探索了提升孔子学院国际传播力的对策。然后探讨了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提出传播内容走向更高层次——价值理念的输出、传播手段多元化发展和双向传播日益壮大的三个发展方向。最后探讨了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其他孔子学院的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一)孔子学院的“走出去”战略为推广汉语教学教育、宣传中国文化经典和打造中华文化品牌;(二)传播内容深度不够,即中国文化传播力不足是孔子学院国际传播最大的问题,应加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与现代文化价值的传播。(三)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内容将走向更高层次,前提是开发高质量中国文化教材,途径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重点是强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四)孔子学院国际传播的手段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五)中国文化“走出去”越走越强,国外文化“引进来”也越引越热,“走出去”与“引进来”两者结合才是最和谐的状态,最终达到文化交锋和交融的最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