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氧疗法干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tom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血管疾病是指因脑部血管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导致脑组织损伤损害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以急性脑血管病为主,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严重地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约有1500万人死于该病,居各种死因的首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CVD)是指因主要为大脑供血的动脉出现闭塞或者狭窄而引起脑部组织缺血缺氧不足或中断,最终导致局部脑区组织出现坏死等相关的临床症状。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再灌注,通过溶栓或机械疏通的方式恢复缺血区的血液流通。但是很多时候,患者在缺血进行再灌注后,脑组织不但没有因此而实现功能恢复,反而使其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重,这就是所谓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及机制十分复杂,此过程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快速的级联反应,包括细胞凋亡基因的激活、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失衡、能量代谢出现障碍、氧化自由基的生成等。这些环节之间联系紧密、相互重叠、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脑组织细胞的坏死或凋亡。针对CIRI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已有重大研究进展,但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有限,许多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药物实现治疗。一种思路就是使用溶栓药物,如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但其具有易造成出血并加重损伤的风险。另一种思路就是采用神经保护剂,在缺血后级联反应的关键环节找到靶点加以阻断,以达期到有效减小脑梗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但经多次尝试,此种保护剂并未找到。常压氧疗法(normobaric oxygen therapy, NOT)又称为常压高浓度氧疗法,是指在常压环境利用特定的吸氧装置,在不加压的情况下使患者佩戴吸氧罩呼吸高浓度氧气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采用常压氧疗法处理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能明显减少模型鼠脑组织梗死体积及减轻脑水肿与炎症反应,可用于抢救急性脑缺血组织。但常压氧疗法是否能够真的有效地保护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其具体机制如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进一步更加深入地研究。目的采用常压氧疗法处理急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行为学水平、组织学水平及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常压氧疗法干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寻找有效治疗CIRI的临床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线栓塞法制备5只假手术组模型与10只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参照Zea-Longa的评分标准对模型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缺陷评分,用以评价造模是否成功;将70只清洁级同月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OT 3h组、6h组、9h组、12h组、24h组,假手术组只对颈总动脉与颈外动脉进行结扎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在脑缺血1.5h后拔出线栓实施血流再灌注24h,其余各组于脑缺血1.5h后拔线栓再灌注并放置于自制密闭常压高氧供应装置中分别持续处理3h、6h、9h、12h、24h,相应供氧时间结束即把大鼠放置于空气中;再灌注24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缺陷评分;取出脑组织,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与含水量;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与IL-β1转录表达变化;利用酶联免疫法(Eu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检测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与IL-β1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1、假手术组5只大鼠神经功能学缺陷评分均0分,模型组10只大鼠均出现对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向对侧倾倒或转圈等症状,评分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0),表明模型组神经系统已受损伤,造模成功。2、假手术组10大鼠神经功能学缺陷评分均为O分,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评分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NOT 3h组与6h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程度不一,与模型组相比,NOT 3h组、6h组与9h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变小,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差异显著,NOT 12h组与24h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4、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NOT 3h组与6h组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JF)<0.05)。5、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TNF-α与IL-B 1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NOT 3h组、6h组与9h的两个炎症因子转录水平有下降趋势,其中NOT 6h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6、ELISA与wB结果显示,各组TNF-α与IL-β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相比于模型组,两个炎症因子在NOT 3h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结论常压氧疗法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NOT处理时间点不同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疗效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缺血1.5h内实施再灌注并采用NOT干预处理3h至9h均有一定的疗效,且干预3-6h效果最佳。常压氧疗法治疗CIRI可能是通过降低脑损伤区氧化应激刺激,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末实现的,这就为临床上治疗CIRI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其他文献
传统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花大量时间拼命讲,学生被动地听,并且进行机械的操练,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学生们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更谈不上学习效果了.学生们没
期刊
背景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关键期非正常的视觉经验引发的非器质性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0.8)。据统计,世界上每年约有1.6%-3.6%的人遭受到弱视的损害。目前弱视的发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既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质
期刊
混合式教学是线上无形教学与线下有形教学的优势融合,线上教学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突破了英语教学的时空局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展开英语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与
期刊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英语教研组以鹰雁文化凝聚团队向心力、以规范机制提升教研生长力、以教学研改发展教师专业力、以实践革新激活团队创造力、以工作实绩彰显团队影
期刊
目的:应用CT的原始数据资料,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大龄儿童股骨头骨骺的生物力学研究,为预测儿童股骨颈干角的变化趋势提供依据,为股骨近端冠状轴截骨矫形手术提供指导。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