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铺丝变刚度板壳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空工业中,由于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材料的优越性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型复杂基体。自动铺丝技术对于复杂大曲率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同时也为各种几何形状的复合材料层合板与层压板接头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此外,可以通过沿层内的首选曲线路径的铺设实现制造非常规变刚度层合结构,从而充分利用复合材料各向异性材料特征,使材料分配更利于结构承载方向。因此,研究具有变刚度力学性能的板壳结构的力学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  根据离散思想、纤维角度沿单一方向线性变化假定以及纤维平移法,综合利用MATLAB程序及有限元软件构造了变刚度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实验的结果对比,证明有限元建模方法及分析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本文基于 Hashin准则编写用户自定义子程序,考虑材料刚度退化及筋条与蒙皮的界面损伤,在压缩和压剪复合载荷两种工况下,对复合材料直线铺层和变刚度加筋板进行渐进失效分析。通过基准直线铺层加筋板与变刚度加筋板的载荷-位移曲线对比及压缩载荷下,加筋板屈曲演化过程、基体及纤维破坏、界面破坏的研究,以及压剪复合载荷下加筋板应力分布、破坏模式分析,研究变刚度蒙皮对于加筋板整体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沿载荷传递路径设计的变刚度加筋板具有更高的承载性能。变刚度蒙皮使得载荷分配至面内具有更强承载能力的纤维组分,使加筋板整体变形分布更为均匀,减小了应力集中区域面积。破坏模式和承载能力受到载荷工况、铺层角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承受复杂工况的结构,可根据载荷传递路径,有针对性地设计铺放角度以满足对力学性能的需求。  对含分层缺陷的直线铺层层合板和变刚度层合板进行渐进失效分析,研究在分层邻近铺层采取变角度铺设的方式对较薄子层屈曲、纤维和基体破坏、分层扩展及剩余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变刚度层的采用提高了较薄的下子层的屈曲载荷,对分层邻近铺层的纤维的破坏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仅在分层两层采取变刚度铺层不能对层合板的剩余强度有显著改善,但对分层扩展仍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构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模型,并借助C++及Matlab编写软件,实现对导线选型方案的智能优选。第一,对特高压直流输电中导线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进
航空逆变电源为飞机二次电能转化设备,其结合现代半导体器件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将飞机直流电源(如28V等)变成单相或三相400Hz交流电源供飞机上其它电气设备使用。随着目前半
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进行有效的可靠性评估,进而给出相应的状态检修策略,对于减少事故
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电流差动保护由于其原理简单、灵敏性高,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等重要电气设备的主保护之中,但是由于电流差动保护是
压电材料由于其力电耦合特性,能有效地将机械能与电能进行转换,于是人们将其作为激励/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程领域。压电材料常常与受控柔性结构粘接成一体,作为传感器以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电磁兼容性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采用软开关技术和调制技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论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