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存状况来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诊断为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92例患者,并选取同期治疗的非TNBC患者100例作为非TNBC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TNBC和非TNBC两组病理类型、淋巴结状态、肿瘤部位、家族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肿瘤最大径、病理组织学分级、年龄、月经状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BC组肿瘤最大径>5cm、病理级别3级、年龄<35岁及未停经者比例均高于非TNBC组。超声及钼靶检查将TNBC判定为恶性的相符率,联合诊断>超声>钼靶(分别为94.57%、84.78%、69.57%,P<0.001)。TNBC肿瘤最大径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最大径越大,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随访结果显示,TNBC组远处转移率高于非TNBC组(分别为22.83%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绘制成生存曲线显示,TNBC患者OS和DFS低于非TNBC(5年OS分别为68.49%和82.00%,5年DFS分别为59.78%和71.00%,P<0.05)。对TNBC患者OS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状态、年龄、家族史、P53表达、Ki67表达与患者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肿瘤最大径大、淋巴结阳性、P53阳性和Ki67阳性是TNBC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非TNBC相比,TNBC发病年龄小、肿瘤最大径大、病理组织学分级高,更易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更差。超声和钼靶是TNBC辅助诊断的有效检查,超声优于钼靶,且联合诊断明显优于超声或钼靶单独诊断。TNBC患者5年OS和5年DFS低于非TNBC。导致TNBC患者总生存率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肿瘤较大、淋巴结阳性、P53阳性和Ki67阳性,对于这类临床预后不良的患者可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