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谚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谚语是民族语言的智慧结晶,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宝库。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不断发展,很多泰国学生也慢慢开始对汉语谚语产生兴趣。汉语谚语在汉语词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泰国学生而言更是汉语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泰国学生出现的偏误也十分常见。学者关于汉语谚语的研究较少,从词汇教学方面切入的研究也并不多,汉泰谚语对比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为了不断地改进对外汉语教学,解决泰国学习者这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如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汉泰谚语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汉泰谚语的对比分析。运用对比法,对汉泰谚语在界定、性质、内容、结构、意义及语法功能的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第三部分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谚语的情况调查。利用调查研究法针对泰国本土学生进行了问卷设计与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第四部分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谚语的偏误类型及原因。通过统计分析调查问卷,找出偏误的原因,主要为结构、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偏误。偏误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原因包括目的语负迁移、语构文化不同、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客观原因包括智力技能的缺乏、学习环境的因素、教学方法单一及教材内容的因素。第五部分是结合偏误提出相应汉语谚语的教学策略,主要分为教师教学建议和改进教材的内容。教师教学建议包括导入法、掌握课文的内容及及时纠正学生的偏误;改进教材的内容,包括编写适合泰国学生的汉语谚语词典及加强课文中的谚语内容。第六部分是结语,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  总言而之,本文通过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这不仅能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而且为学者们在设计教材时提供参考的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产生和维系的基本方式。师生交往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师生交往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不只是简单的人际交往,也是教育和情感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