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行之诗歌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行之是南宋初期诗人,作品涉及诗歌、词、文章各方面,其中诗歌共412首。纵观廖行之的一生,理学浓厚的家风、世风造就其远大的志向,虽沉居下僚,仍以作循吏守志不移,这样的经历必然会对其诗歌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廖行之诗歌为研究对象,探讨廖行之的文化人格、诗歌内容及特色。南宋乃理学的兴盛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廖行之所交之友大多为理学家,加上其出身于儒学世家,因此经世致用及仁爱思想是其文化人格的显著体现。然而,包括廖行之在内的廖氏家族均未获得显位,仕途上的不顺使其思想有了转变,因而又产生了超脱世俗思想。文化人格的多面性,直接影响廖行之诗歌的创作。他的感怀诗倾诉了忧民思国之情,也表现出了对个人情感的关注。咏物诗及闲适诗,表露出对高洁品性及惬意生活的追求。廖行之交游诗体现了其与同僚、友人的交往,因对象不同诗人所倾注的感情也有差异,对友人多以真情倾注,与官僚则应酬之作居多。另外,廖行之的理学诗,因受理学思想影响不免陷入说理模式,但有部分作品尚能以理入景、以情入理。廖行之诗歌呈现自然清朴的风格,这与其创作手法关系甚密。从用字上看,其诗歌不避熟字,并且喜用叠字。据统计,叠字在其诗中出现184次,不失为一大特色。就诗句而言,其结构以主谓类型为主,同时夹杂了诸如倒装等特殊句式,体现了形式上的多变。另外,廖行之化用前人句子、以典故入诗的做法值得肯定,但很少能翻出新意。就用韵而言,其古体诗喜用平声韵,近体诗首句多用韵,韵脚用字比较集中。总之,受文化人格多面性的影响,廖行之诗歌题材较广,表达上或抒发真情或仅为应酬,后者限制了他的创作格局。廖行之追求清奇的诗风,其在用字、造句、篇章布局及用韵的选择上趋于自然平直,加之处于宋代平淡诗风氛围内,故其诗歌以自然清朴为最大特色。
其他文献
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先进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优化教学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VR技术因具有交互性、沉浸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介绍了基于AT89S52单片机和压力式水位传感器的电缆井水位监测报警以及自动排水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和执行装置三个部分,可准确地监测水位是否到达警戒
根据1988~2008年的《山西统计年鉴》、《山西经济年鉴》等相关资料,分析了吕梁市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吕梁市的耕地面积除了1997年发生突变外,
作为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以及模式识别领域中的重要一员,人体动作识别广受关注,其应用涉及视频监控、人机交互、医疗康复等领域。然而,由于人体动作的多变性、时空复杂性等问题的存在,人体动作识别研究仍极具挑战性。本文提取人体骨骼信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李群特征和深度学习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人体骨骼信息可较好克服如光照、人体体型变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李群流行结构可较好处理人体运动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
音乐是一门具有多功能、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和美育方式。它以旋律、节奏表现创作者的审美情感, 引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 激起美感, 陶冶和感染人的身心。旅游作为一项高级的审美
目的分析机械辅助循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20例,对20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机械辅助循环治疗,分析治疗作用。结果 20例
无形资产作为一种具有收益性的经济资源,必然存在所有权和(或)使用权转让的问题。同时,无形资产又具有价值核算方式的特殊性。通过探讨合理确定无形资产转让的价值,来解决无形资产
【正】 庞朴在《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86年1月6日)一文中指出:人是什么?“人是社会的动物”,大家都这么说。有人对这种动物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人是具有理智、
近几年来,大学音乐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开设音乐选修课的院校越来越多。为了适应普通高等学校美育和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需要,在教育部的关心、支持和组织领导下,中国高教学会美育
随着移动设备数目的激增和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网络维护和性能提升的挑战迫在眉睫。同时,覆盖在传统无线网络之上的LTE网络也引入了复杂的异构网络场景,为运营和管理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