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黄场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amu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低渗透油气藏在油田开发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低渗透性油气藏具有储层性质差,单井产量低,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稳产困难等特点。从油藏开发生产特征看,主要表现为:油井生产自然产能低,地层压力下降快,一次采收率低;注水井吸水能力差,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困难,注水后油井见效差,见水后油井产量不仅不上升,反而下降;并同时存在注水油井含水上升,停住地层能量不足的矛盾。国内外关于低渗透性油藏的研究远远落后于中高渗透油藏。王广、黄场油田为江汉油田近几年启动完善的主力拿油单元,其储层属非均质性较强的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难度较大。尤其是近几年以来,由于含水上升和地层能量不足,井区老井自然递减幅度较大,稳产困难。王广区块总体开发形势是产油量下降,综合含水上升,动液面稳中有降。黄场油田总体上看产油量上升,含水下降,动液面回升,但落实到具体开发单元和井组,其开发中的矛盾则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实现两区块的持续稳产,提高采收率是我们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次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立项开展的。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国内外有关低渗透油藏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王广、黄场两油田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和研究思路,即重点从研究裂缝着手,研究其地质模式,响应地质模式建立配套的开发模式。通过对其储层裂缝,注入水水线推进规律进行研究,寻找剩余油分布区域,进行措施挖潜;通过注采井网及注入方式的调整,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并采用合理的工艺配套措施,达到油田高产稳产的目的。第二章重点研究王广、黄场两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包括沉积相特征,储层特征,裂缝分布规律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油藏油井见水见效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指出储层裂缝发育方向与王场背斜走向及邻近断层走向相关,王广天然裂缝与邻近的车档断层走向相一致,人工裂缝与背斜轴线方向大概一致。黄场油田天然裂缝与断层走向一致,人工裂缝与东区—黄场向斜轴线一致。裂缝对油田开发影响表现在:影响油田初期产量的高低,对注水开发具有双重影响,对压裂措施影响很大。第三章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注采井网的科学合理部署,提高低渗透油藏水驱效率和有效注水,低渗透油藏措施挖潜,低渗透油藏配套采油工艺技术等。在井网的研究方面,采用多种方式,如经验公式,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注采井网进行部署和优选。在有效注水方式上,采用高压注水,超高压注水,周期(间歇)注水和交叉脉冲注水,同时指出,应立足于早期注水,垂直裂缝注水,在压裂改造上,要处理好利用裂缝与控制裂缝的关系。通过对增产措施的研究得出,压裂改造能大幅度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特别是通过对加砂量和砂比的提高,增产效果更加明显,在选井选层方面,充分考虑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并采取深抽配套技术相结合。在采油配套工艺技术的研究方面有深抽配套、解盐防砂管柱、以及注氮等三次采油技术。第四章主要阐述研究成
其他文献
<正>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
<正>综观2014年的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小说阅读、传记阅读、语言文字应用
<正>一、题量、题型及分值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5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比上年减少一套,江苏卷和上海卷同去年一样没有设题考查,另外今年北京卷也没有考查病
<正>教学背景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篇目都是古代文化的精品,对学生思想情感的陶冶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应引起教师们
第一部分利用DSA 和血管铸型技术研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形态学的变化目的研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实质微血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兔20 只采用二次注
交流调速传动已经上升为电气传动领域的主流。中小容量范围内,采用自关断器件的全数字控制PWM变频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对于低压大功率变频器(交流电压400V,功率范围400~8
白光LED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以白光LED为基础的半导体照明正引发人类照明史上又一次革命。本文介绍了白光LED的技术原理及国内外半导体照明发展现状,阐述了目前存
<正>《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选自《战国策》,多年来,一直作为优秀传统篇目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故事讲述了邹忌通过比美,发现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他就深思,为什么自己身边
<正>偶读陈剑峰先生《〈曹刿论战〉句读解惑》一文(下称陈文)[1],其中对《曹刿论战》一文中的两处标点提出意见,并加以论证。读后,有几点感想如下:一、陈文虽然是对"下视其辙
编辑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既以社会现代化为基础、为前提,同时反过来又对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编辑现代化是指传统编辑活动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