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rnadohea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M型和w型铁氧体粉末,测试了铁氧体复合材料在Ku的电磁参数,并以铁氧体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基础,设计了双层复合吸波材料,计算了其反射率。结果表明: 1.M型铁氧体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都比较小,w型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磁损耗; 2.设计适当的双层复合材料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内外层材料相同,但厚度不同的双层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微波吸收特性。 3.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加入35%铁氧体和0.2%碳纤维吸收效果优良,说明增加碳纤维有利于混凝土吸波,但随着短切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反射率依次升高,说明并不是含碳纤维越多越好,当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吸收性能减弱。吸收剂与碳纤维以合适的比例混合时才能有效吸收电磁波。 4.测量了不同长度、不同含量的短切碳纤维复合材料对8mm波的吸收性能,短切碳纤维复合材料对8 mm波具有较好的吸收性能,其中以0.2%含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吸波性能最佳,在整个测试波段,反射损耗都低于—15 dB。
其他文献
大气中的过氧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和高反应活性,是大气环境中重要的氧化剂。通过对过氧自由基的研究,可以增强对大气氧化性、光化学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等大气化学核心科
高激发Rydberg原子具有独特的性质,因而可作为研究辐射及场的敏感探针。如何获得并保持原子的高激发态对于诸如原子芯片,光子晶体等新技术的探索和开发都是至关重要的。激发态
自从1992年St.J.Russell等人提出光子晶体光纤的概念来,众多的大学、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光子晶体光纤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许多理论和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