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中文化角度看不可译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随着对语言和翻译的认识及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学家们已经不再片面地强调翻译是可能的或是不可能的。一方面,由于人类经验的相似性,由于人类文化的相通性,由于语言都具有适应新事物新环境的功能,不同语言的国家或民族之间正是通过翻译的可能而满足了互相沟通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翻译是可能的。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承认,由于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都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不同的语言之间在翻译时自然会存在某些不可译性。通过对不可译性研究现状的分析。作者发现翻译界关于不可译性的研究不少。中英文之间,日英文之间不可译的先行研究要远早于日文与中文之间的。另外日中翻译领域里关于语言,文化不可译性的研究不是很多,特别是关于日中文化不可译性的研究不是很全面。主要是理论基础不够完善,产生原因,解决办法不够全面。因此,作者以丰富不可译领域的研究为目的,从以下几个角度研究了由日中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中不可译性。本文首先分析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种类。即不可译现象的存在,源自语言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等诸多因素。然后从文化,主要是日中文化的差异方面探讨翻译的不可译性的产生。目前关于日中文化不可译性产生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空缺,惯用语一类及诗这些方面,而忽略了文化其他方面的因素。在这里,为了防止研究时的混乱,作者将文化重新分类为两大部分,然后再细分后加上例证对日中文化不可译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其中,提出了目前没有被提到的一个文化因素,进一步完善了不可译产生的原因。接着针对目前解决日中文化不可译时,多为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具体方法,没有体系这一现状。作者从新的角度,即翻译策略角度找出可以解决日中文化不可译性的策略。主要从意译、异化和归化、语用翻译,零翻译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阐述为了更好解决不可译,翻译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本文承认日中文化不可译是一直存在的。文化不断地发展,旧的不可译解决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不可译。可是文化不可译是相对的,是完全可以解决的。随着各国交流的加深,很多本来不可译的,最后变成可译,为人们所接受。本文要解决的正是把不可译变成可译,从而使交流更加顺畅。
其他文献
该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外交作了辩证分析,认为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保障了苏联的国家安全,为苏联争取了一段宝贵的和平建设时间;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犯了大国沙文主
无机工艺流程题已逐渐成为高考试卷的主角。这类试题内容丰富,涉及基础知识较为全面,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实际问
透射电子显微镜作为常规的显微镜工具,已被广泛运用于观察研究生物组织超微构造,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生物化石的研究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孢粉学,如大孢子、花粉、疑源类等的研究
以广州市轨交9号线、5号线工程为例,针对地下连续墙在石灰岩地区岩溶地层岩面起伏变化大且无规律的特点,为确保墙底截水防绕流的效果,提出了"槽底台阶式异标高地下连续墙"、"
<正> 1978年3月,滕县庄里西社员在该村西约200米处平整土地时发现铜器三件,我馆闻讯后进行了清理。清理后证明器物出自一座墓葬中(编号78STM3)。墓南北向,残长1.7、宽1.4、墓
<正> 1975年秋冬,我们在发掘西夏陵区八号陵以后,为了进一步搞清西夏帝陵与陪葬墓的关系、地面布局、墓葬形制、墓室结构等方面的差别,又发掘了一○八号陪葬墓。发掘工作从9
<正> 1955年10月10日,安徽省城市建设局建筑工程公司第四工地第一工段在合肥市区挖墙基底槽时,发现一处埋藏的古代金银器皿。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得到该公司的能知后,立即派员
介绍了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要点,阐述了我国冬季施工对混凝土的影响,论述了冬季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提出了混凝土冬季施工安全措施,指出只有提高冬季施工防范措施,才能保证
受益于IPO重启和创业板扩容,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平均收入贡献率高达17.68%;券商自营收入缩水严重。
对原料转化型无机化工工艺流程进行模型构建,初步理清各个模块的作用。体验化工技术员的角色,进一步理清各个模块的工艺要求及其功能。结合经典工艺流程题,揭示出原料转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