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权转让合同的效力研究——珞玮矿业公司诉晟贝矿业公司采矿权转让合同纠纷评析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lo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矿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是审判实践中处理采矿权转让合同纠纷的关键。珞玮矿业公司诉晟贝矿业公司采矿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的判决依据国务院颁发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十条“采矿权转让合同自批准之日生效”的规定,确认未经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批准的采矿权转让合同未生效,据此驳回了珞玮公司要求确认采矿权转让合同生效并由晟贝公司按合同履行义务的诉讼请求。这是目前处理同类案件的主流观点,即“未经批准未生效”,也有人认为采矿权转让合同“未经批准无效”。笔者对采矿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则坚持“成立生效”的观点。  按照2007年3月16通过的《物权法》的规定,采矿权的权利属性为民事权利、用益物权。采矿权转让合同则是双方经合议达成的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属债权合同。依照《物权法》确立的物权变动原因与物权变动结果相分离的区分原则,采矿权转让合同作为采矿权变动的基本原因,应与采矿权变动的结果即采矿权转让批准登记相分离,采矿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不应依据采矿权是否经批准为标准。从法律适用方面分析,现行的采矿权转让法律制度将行政审批作为认定采矿权转让合同是否生效的依据,显然与《物权法》确立的区分原则相悖。不能单纯以未经批准登记为由认定采矿权转让合同无效,更不能简单地以违反强制性规定为由认定采矿权转让合同无效。依据《物权法》的区分原则,采矿权转让合同作为采矿权转让的原因,采矿权转让的审批登记是采矿权变动的结果,采矿权转让合同的效力不应以是否经过审批作为判断依据,而应根据合同订立的基本要求确认采矿权转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依据《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管理采矿权转让,保护采矿权人的合法利益的立法目的,采矿权转让合同是否经审批仅是违反了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不属于违反法律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的合同。从司法实践层面分析,认定采矿权转让合同生效符合合同必守、诚实信用的要求,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也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的行政监管效率。据此,按照《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成立即生效的一般原理,采矿权转让合同依法成立后即为生效合同。  审判实践中应遵循《物权法》、《合同法》的基本原理,统一思想,在个案中认定采矿权转让合同属生效合同,方能按照采矿权转让合同确定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解决纠纷。分析采矿权转让合同效力认定产生分歧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国家作为采矿权的所有权人在采矿权转让合同中的“缺位”,国家将对矿产资源的监管权力交予矿产资源管理机关,使采矿权这一用益物权往往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同时现行法律法规出于保护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的目的,忽视了对采矿权转让合同当事人转让采矿权的真实意思的尊重,对采矿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偏离了原有的法律属性。为实现法律适用的内在和谐统一,更好地维护采矿权转让市场的稳定有序,一方面应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及完善,明确采矿权转让合同的债权属性,确认采矿权转让合同为生效合同,国家通过审批登记制度对采矿权转让实施监管;另一方面,发挥司法解释快捷、权威的优势,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时颁布相关司法解释,进一步就采矿权等物权转让合同成立即生效作出明确规定。
其他文献
医疗责任体现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当事人可通过选择侵权之诉或违约之诉主张自己的权利。在当事人提起违约之诉的情形下,违约责任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本文拟从
近年来,随着住宅向高层化的发展,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案件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我国关于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方面的立法空白逐渐显现出来,尽快确立高空抛物责任尤为必要
盐,关系到民生,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在我国盐业生产的历史长河中,有三种盐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池盐、海盐和井盐,本文所研究的盐业契约则是指在井盐业生产过程
福费廷是国际赊销贸易服务的一种新型融资产品,其以真实有效的国际赊销贸易为基础,主要内容是福费廷包买商无追索权的买断出口商获得的代表其应收帐款的票据。福费廷业务能够
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需要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主体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规范有序地进行相关经济活动,这就需要利用法律来加强对经济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财产流转关系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