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通过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但社会政治矛盾仍然尖锐。在中央,丞相权力的强大对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地方上,西汉初年大量分封的诸侯国发展至汉武帝时,与朝廷的离心力越来越大。此时接手汉家天下的汉武帝想要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迫切需要自上而下的强化君主专制主义政治,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汉初奉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已经无法适应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统治思想来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不断发展的儒学在充实和升华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以便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它发展至西汉董仲舒时,通过改造后完全符合了此时汉武帝振兴朝纲、加强集权与巩固汉家天下的需要,成为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指导思想。董仲舒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社会化思想为汉武帝建立社会秩序、有效实现对社会成员控制的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文章首先从介绍此论文研究的原因及目的、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已完成的研究成果入手。紧接着交代了董仲舒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社会化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认为其社会化思想的产生与汉武帝掌管汉家天下以来的政治现实,及董仲舒自身的家世、学术、政治生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前面的基础上主要阐述董仲舒社会化思想的基础,即“性三品”此人性论的提出。这为董仲舒整个社会化思想体系的阐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董仲舒提出不同的人性要采取不同的教化方式的重要前提。本文认为董仲舒整个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其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勾画来完成对包括统治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改造。这个规划的完成必须有一套系统的标准,而董仲舒按照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打造合格社会成员的标准。最后一章主要阐述了董仲舒整个社会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意义。在其思想体系的指导下,按照既定的标准完成了社会成员的社会化,构建了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和谐稳定同时尊卑有序的理想社会,最终实现了“大一统”的宏伟目标。这些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与当代社会现实相联系,以古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