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门诊符合罗马Ⅲ和/或罗马Ⅳ标准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比较两种诊断标准的差异,并分析影响符合罗马Ⅳ标准的IBS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2017年7月-2018年9月在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共调查4000个患者,连续纳入200例IBS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人员采用问卷方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IBS患者的腹部和肠道症状,采用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对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躯体化症状量表(PHQ-15)评估患者的躯体化症状;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QOL。结果:按照IBS罗马Ⅲ和罗马Ⅳ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两组:同时符合罗马Ⅳ和罗马Ⅲ标准组(A组)与只符合罗马Ⅲ标准组(B组)。200例IBS患者中,符合罗马Ⅳ标准者97例,符合罗马Ⅲ标准者199例,同时符合罗马Ⅳ和罗马Ⅲ标准的患者为96例。罗马Ⅲ标准组的诊断率高于罗马Ⅳ标准组(P<0.05)。其中,符合罗马Ⅳ标准的97例患者中,仅1例只符合罗马Ⅳ标准,余96例同时符合两种标准。符合罗马Ⅲ标准的199例中,只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患者为103例。与B组103例比较,A组的96例患者SF-36总得分和“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得分显著降低(P<0.05);A组的IBS-SSS评分、肠道主要症状计分、排便相关症状计分、肠道总体症状计分均高于B组(P<0.05);A组的躯体化症状,焦虑和抑郁程度及睡眠障碍均比B组严重(P<0.05)。罗马Ⅳ标准组的女性SF-36得分和“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4个维度得分上均较男性低(P<0.05);罗马Ⅳ标准组有排便急迫感及排黏液便的患者比无上述症状者SF-36得分降低,同时,腹痛、排便急迫感及排黏液便症状越重,SF-36得分越低(P<0.05);SF-36得分与IBS-SSS评分呈负相关(r=-0.319、P=0.001),其中,腹痛程度和症状对生活的困扰程度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SF-36得分与肠道主要症状、排便相关症状和肠道总体症状计分呈负相关(r=-0.206、P=0.043;r=-0.241、P=0.017;r=-0.266、P=0.008),其中,排便相关症状中“排便急迫感”“排黏液便”2个维度是独立危险因素(P=0.029、P=0.033);SF-36得分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呈负相关(r=-0.370、P=0.000;r=-0.475、P=0.000;r=-0.418、P=0.000;r=-0.517、P=0.000),其中,睡眠障碍中“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4个维度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罗马Ⅲ标准组的诊断率高于罗马Ⅳ标准组(P<0.05)。同时符合罗马Ⅳ和罗马Ⅲ标准组比只符合罗马Ⅲ标准组IBS患者有更严重的肠道症状、躯体化、焦虑抑郁症状以及睡眠障碍,同时,QOL也明显下降(P<0.05),罗马Ⅳ标准组IBS患者的QOL下降与性别、肠道症状、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状态、睡眠障碍方面的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