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由于高达单分子的检测灵敏度以及易于获得全波段的振动光谱等优点已发展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分析检测手段。而金属纳米粒子独特的光学、电学性质,如一定尺寸的贵金属纳米粒子可产生理想的SERS效应,特别是纳米粒子之间产生的“热点”(hot spot)效应贡献的SERS增强因子达1014。以往的研究大多着重于单一金属纳米粒子的SERS研究,而两种或两种以上纳米粒子的复合体系的SERS行为研究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混合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SERS效应。在氨基硅烷化的单晶硅片表面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组装上金和金核铂壳两种纳米粒子,改变基底浸泡在溶胶中的时间控制基底上纳米粒子的密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基底表面上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呈亚单层二维阵列分布。以吡啶(Py)为探针分子,用波长为632.8nm的激发光作为激发光源,研究纯金和金铂复合基底上的SERS行为。数据显示在金纳米粒子之间引入金核铂壳纳米粒子后,Py的两个特征峰的频率没有明显变化,但谱峰的强度却变弱了,其SERS信号衰减最大可至原来的24%。这是由于引入的铂的d态电子使金的等离子体激发产生淬灭或偏移,从而破坏了电磁场增强,使金的SERS信号衰减。当以苯硫酚(TP)为探针分子时,结果同样证明了上述实验现象。此外本文还研究了银和金核铂壳纳米粒子复合组装体系,分别在514.5nm和632.8nm两种激发光下测定基底上的SERS行为,发现银的SERS信号同样也发生衰减,又进一步验证了铂对高SERS活性金属的等离子体激发的淬灭或偏移。这个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SERS机理具有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