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说视角下凯特·阿金森《生命不息》的解读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特·阿金森是英国当代畅销作家。她的作品以情节的巧妙安排和艺术技巧的多重运用而著称。其每部作品都深受欧美文学评论家的极力赞赏和大众读者的好评。2013年出版的《生命不息》是凯特·阿金森的最新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她最受欢迎的作品。  《生命不息》讲述了主角厄苏拉在20世纪动荡的年代里无数次轮回重复人生的经历。小说除了带有典型的元小说特征之外,还将魔幻现实主义、童话故事、侦探小说等多个文学体裁融合其中。小说反映了女性身份、婚姻价值和战争创伤等多重主题。  本文从元小说角度解读凯特·阿金森的《生命不息》,通过深入分析小说中的元小说技巧,剖析小说的深层含义。本文将文本细读和不确定的结局、碎片式的拼贴以及随意的时空转换三个元小说特征结合起来,分析作品蕴含的多重主题意义。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作者凯特·阿金森的个人经历和作品、作者作品和元小说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结构。第二章分为两小节,分别分析小说中不确定的人际关系和不确定的社会事件。第一小节从厄苏拉的16岁生日和婚姻状况分析小说中女性在婚姻中的从属地位和女性的软弱无能;第二小节分析西班牙瘟疫和溺水事件,指出小说所体现的历史元小说的历史性和虚构性。第三章从碎片式的拼贴角度,分别讨论同一天的拼贴式叙述以及小说叙述和评论的拼贴,得出人物自我意识和小说叙述的不可靠性的结论。第四章从随意的时空转换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同一个时间段内时空的任意转换和不同时间段内时空的任意转换,反映小说构造的现实性和虚构性以及小说书写的游戏性。第五章是结论,总结本文的内容和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凯特·阿金森的未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多丽丝·莱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不同反响的作家。在她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关于女性命运的,但这些作品并非为女性主义运动摇旗呐喊,而只是试图描绘女性的现实
学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科技的运用,人类已经进入了快速普及且缤纷的多维数字信息时代。语篇已脱离了传统单一书面、口语的形式,发展成由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模态系统共存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交流和融合。自20世纪80年代起,翻译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苏珊?巴斯奈特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指出: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