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流动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和关键.如何配置和促使控制权的流动,是提高企业绩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中国国有企业,在现有体制下出现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十分明显.围绕这些问题,该论文从历史演进的动态角度出发,运用规范研究、实证分析、以及对比分析或者三者结合的方法,充分借鉴现代企业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各国企业控制权方面的实践,对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流动的一般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并且在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讨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方面的改革,旨在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论文首先从一般理论的角度和历史演进的角度,对企业控制权的内涵、企业控制权的流动、企业控制权的配置、企业控制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企业控制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作了一般的论述.并剖析了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历史变迁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企业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相分离的理论基础,对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和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企业控制权配置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并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基础下的股东至上逻辑进行反思和置疑,提出了现代企业实践中企业控制权配置的新趋势,企业控制权的边界已经超过了所有权边界,得到了拓展,股东控制并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绩效,资源有效的配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企业的本质及企业竞争能力,结合当前知识经济的出现,对人力资本、债权人参与企业控制权安排作了一般理论分析,认为企业控制权的安排应该充分考虑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相关利益者应该拥有企业一定的控制权.而且,企业控制权配置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和市场,政府在企业控制权配置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政府不仅是企业控制权安排和流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而且是企业控制权的拥有者,即拥有对企业一定的控制权.政府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来配置企业控制权和促使企业控制权的有效流动,从而提高整体宏观经济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