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是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存在年高达30m落差的周期性库水水位涨落的影响,使得江水对岸坡的强烈改造比过去将增强上百倍,必然会导致岸坡岩体的整体稳定性下降,加速滑坡进程,给库区带来更大威胁。所以这是一个十分严峻而又不可回避的非常现实的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因此,本文开展库区内边坡岩体稳定性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内容共七章。第一章总论,论述了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失稳时间预测预报、边坡岩体蠕滑机理、非线性科学理论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拟定了研究的内容。第二章论述了三峡库区的地质地理特征,库区边坡蠕滑的机理与类型、蠕滑的地质模型与失稳模式以及研究了库区大型滑坡的自组织临界特征。第三章进行了不同含水量的砂岩在单轴和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试验,根据岩土体的变形特性,对岩土本构关系的Duncan模型的缺点进行了改进。第四章从理论上深入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岩石受载变形的屈服应力和在工程岩体中确定屈服应力的方法,选择了蠕变方程,提出了可用于确定岩石不同变形阶段的蠕变破坏失稳判据和预测蠕变初始失稳时间的计算公式,从而提出了工程岩体蠕变断裂失稳的两步计算法。第五章重点研究了岩石蠕变参数的确定方法,特别是关于用Kaiser效应测定地应力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以重庆云阳寨坝边坡为例,采用了3D-σ数值分析软件,考虑受构造应力影响的加载条件下,进行了其稳定性分析,应用第四章的理论划出了潜在失稳区、塑性变形危险区,其分析结果与地勘探测和实际观测资料十分吻合。这一章的研究不仅验证了二,三,四章的研究成果,而且对寨坝地区今后的工程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第六章进行了边坡稳定性控制的突变和混沌理论分析,在尖点突变模型中考虑了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刚体极限平衡理论,得到了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边坡蠕滑的失稳条件,首次应用燕尾突变理论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建立了边坡演化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边坡系统的演化途径作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第七章是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