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葡萄球菌及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研究gyrA基因突变在表皮葡萄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关系;探讨耐药表皮葡萄球菌中是否存在主动外排系统,以揭示表皮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常规自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标本中分离葡萄球菌并进行纯化、鉴定,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葡萄球菌临床株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筛选出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呈不同程度交叉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株及敏感株,自行设计引物,PCR扩增其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并用SSCP、RFLP及测序分析核苷酸序列,分析gyrA基因突变与耐药的相关性;在含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的琼脂中加入利血平或CCCP后测定细菌的MIC值;应用荧光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株和敏感株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的累积量以及加入利血平和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后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累积量的变化情况.结论1.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细菌,葡萄球菌对临床沿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抗葡萄球菌的活性比老一代药物更强.2.表皮葡萄球菌的gyrA基因QRDR第251位碱基C到T的突变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密切相关.3.表皮葡萄球菌中可能存在针对亲水性氟喹诺酮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