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愈发增多。在建设地下空间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开挖较深的基坑,且工程项目越复杂,基坑开挖深度则越大,对支护结构的要求就越高,这就使得对深基坑支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门式双排桩作为一种支护结构,有着刚度大、稳定性好、施工简易等诸多优点,因而被广泛使用在深基坑工程中。本文对门式双排桩支护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不同开挖工况下的双排桩力学及变形特性,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双排桩支护效果的影响,并编写了一款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双排桩配筋程序,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收集并整理武汉时代广场深基坑工程有关资料,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双排桩支护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在开挖过程中,基坑坑底土体隆起和地表沉降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土体的沉降和隆起均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基坑开挖至坑底时,沉降和隆起量达到最大。(2)研究了在不同开挖工况下双排桩内力和水平位移沿桩身的分布变化规律,以及锚杆轴力的变化趋势,得出了前、后排桩在开挖过程中的内力最大值以及最大内力出现的位置。通过对比分析前、后排桩内力和水平位移,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3)通过改变双排桩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桩排距、桩间距、桩径和锚杆预应力,研究了不同参数取值对双排桩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参数影响与经济效应,给出了设计参数的推荐取值。(4)针对现有配筋软件对双排桩结构配筋支持不足的问题,使用编程语言Python和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对Ansy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写了一款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双排桩配筋程序。介绍了程序的功能以及界面开发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进行验算,得到了相关配筋结果,为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设计应用与相关软件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