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的提高,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的超高层建筑以城市地标形象在国内各大城市快速崛起。由于超高层建筑规模大、各参与方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使得其需要消耗更多资源、能源,更高的单方建造成本,造成更大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其需求。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可以借鉴来为解决超高层建筑所面临的以上问题提供新思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总结出超高层建筑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框架,分析了其中主要内容、组织结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构建出其模型,为各参与成员进行超高层建筑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一种理论框架。为了将上述模型应用于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参与成员提供决策依据,论文首先假设模型基本条件、设立决策变量和相关参数,分析了绿色建设单位、绿色供应商、绿色承包商、回收处理单位的经济活动,建立其经济效益目标函数、社会环境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构建出超高层建筑绿色供应链管理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以重庆某一超高层建筑为案例,利用其基础资料对相关参数进行估值,得到该超高层建筑优化模型,运用优化软件LINGO进行编程计算,得到其最优决策变量,并对案例中超高层建筑有无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化的总体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超高层建筑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及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总体效益,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从而可用来为该超高层建筑各参与方决策提供借鉴。为了检验超高层建筑绿色供应链管理效果,论文构建出包含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超高层建筑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如何利用ANP-Fuzzy计算指标权重及绩效。以重庆另一超高层建筑为案例,构建出其ANP结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得到各指标间优势度及各指标在该超高层建筑中表现得分,运用超级决策软件SD进行处理得到各指标权重,应用Fuzzy法进行模糊评价得到该建筑的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计算结果与该建筑实际经济效益、绿色认证等级相匹配,表明该绩效评价模型具有实用性、有效性。论文研究成果为各参与成员对超高层建筑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整套体系、思路、决策模型和绩效评价方法,可提高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企业和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