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修饰蛋白(IMA)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敏感的心肌损伤标记物,具有较高的缺血敏感性及心肌特异性。本研究通过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各时间点IMA与H-FABP的变化情况,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肌钙蛋白、CK-MB等心肌损伤标记物进行比较,评价联合应用IMA与H-FABP对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的诊断价值。观察梗死前后心肌细胞内钾、钙、钠、镁等电解质离子的变化情况,探索急性心梗后电解质紊乱可能造成的心律失常及对应的治疗措施。实验用小型猪30头分为实验组(n=20)与对照组(n=10),通过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回旋支的方法制作急性心梗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即刻、结扎后1h、3h、6h、12h、24h取血标本,检测IMA与H-FABP。于结扎前取正常心室肌标本,结扎后梗死区心肌、远离梗死区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细胞内钾、钙、钠、镁等电解质离子。观察电镜下心肌细胞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MA浓度在结扎1h后明显升高,3h达高峰,于结扎后12h开始下降,24h接近基线水平;H-FABP在结扎冠脉后1h内明显升高,于3h达高峰,6h后开始下降,于24h恢复基线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细胞内钾离子在心梗24h后明显下降,钙超载明显,钠离子含量升高(P<0.05);镁离子浓度均值略有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结扎冠状动脉回旋支起始段的方法可用于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IMA与H-FABP是敏感的心肌损伤标记物,联合应用IMA与H-FABP有助于心肌缺血损伤的早期确诊;急性心梗24h后心肌细胞内钾离子明显下降,钙超载明显,钠离子含量升高致细胞水肿,镁离子含量略有下降,可根据电解质离子变化给予相应措施,保护心肌细胞,预防及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