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抽穗后光合特性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水稻单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抽穗后干物质生产能力越高水稻产量越高。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不同的施氮水平(105 kg·hm-2和135 kg·hm-2),以习惯施肥(FFP:穗肥比例为15%)为对照,测试水稻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干物重、群体质量等指标,研究前氮后移(INM:穗肥比例为35%)对水稻抽穗后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与群体质量、干物质积累运转和产量的关系,以期为寒地水稻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抽穗后20天(即灌浆期)比叶重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
其他文献
木霉作为土壤中一类习居真菌,不仅对不同植物病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还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然而,现有文献少有涉及木霉对土壤微溶性或难
【目的】在滴灌棉田采取有机无机肥配施是实现作物增产、土壤肥力提高以及降低环境负效应的有效施肥策略。但随着近20年覆膜滴灌节水农业迅速发展,水肥一体化施肥模式过分依赖溶解性好的化学肥料,致使有机肥用量逐年减少。因此,在滴灌系统中理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施用后对土壤氮素转化影响机制还不明确,滴灌棉田土壤N2O排放规律仍不得而知,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连续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在减少化肥用量的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