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城市环城公园建设的先驱,合肥环城公园以“翡翠项链”而为人们所熟知,是优秀的城市绿带规划设计案例。论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综合分析,厘清了合肥环城公园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分析了环城公园的形成机制、综合效益、空间布局与组织以及造园艺术等特色,对我国其他城市的环城绿带建设以及地区造园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并总结出结论:一、形成机制多元,综合影响深远受多元机制影响,依托于合肥古代城池演化出的独特景观格局,长时间、大面积、长距离的与城市相连,使环城公园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景观美化、游憩空间拓展、生态环境提升、城市记忆保存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环形绿带相拥,布局组织独特环城林带、环城路贯穿公园全境,连接各大景区,使用完全开敞式的布局,呈现真正意义上的完整闭合环形绿带景观序列;各景区依托这样的景观框架,进行以山水意境空间为主的布局,围绕历史人文要素展开空间组织。三、造景因地制宜,体现城池地形得益于合肥独特的丘陵地形以及古城池形成的自然地形地貌,环城公园水系丰富,丘壑起伏;造景充分考虑自然和周围的城市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的对建筑、园路、山石、植物等要素进行营造,体现合肥城市中的丘陵特色景观。四、景观动静结合,注重细节营造环城公园通过环城路串联各景点,沿环城路可欣赏各景区风格不同的大面积、长距离的植物季相效果、大面积的水景、不同时空的光影效果等连续画面,以动观为主;进入各景区景点,通过精心布置的园路,可仔细观赏精雕细琢的建筑、植物、山石、铺装等,体验富于变化的景观空间,以静观为主;动观与静观的结合使公园景观层次更为丰富。五、保护古迹遗址,传承建筑艺术根据古迹历史人文内涵,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古建,按照古代营造法式制度建设仿古建筑,按照传统造园手法新建园林景观,借鉴传统建筑的布局方式来组织景观空间;通过建设园林景观来保护古迹遗址,通过古迹遗址来丰富园林景观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