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CO2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bo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可再生能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有机物(填埋场,废物,堆肥和污水)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便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的来源。通常,原始沼气由甲烷,二氧化碳和痕量硫化氢组成,因此在利用沼气前必须对其进行纯化去除沼气中的杂质气体。气-液膜分离法是一种耦合了气体膜分离技术与气体吸收技术的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CO2分离工艺,但该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基于该新型气-液膜分离系统,围绕膜组件的老化、膜表面超疏水改性、酸性气体共脱除的可行性和膜气吸收系统的传质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将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浸泡到乙醇胺(MEA)水溶液中,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等方法对PVDF中空纤维膜在MEA中应用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通过长周期比对浸泡实验,分析了PVDF中空纤维膜在膜接触器使用过程中性能降低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消去反应的存在,导致PVDF中空纤维膜表面出现化学降解。并对如何防止PVDF中空纤维膜在膜接触器中快速老化,提高其使用寿命进行了讨论。在填埋气纯化过程中,中空纤维膜的润湿会降低气-液膜分离器的CO2吸收通量。为了解决膜润湿问题,利用喷涂沉积法将由疏水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组成的超疏水涂层,沉积在PVDF中空纤维膜表面,使PVDF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此外,采用单乙醇胺(MEA)作为吸收剂的长周期CO2吸收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膜的吸收性能优于原膜的吸收性能,并且改性膜接触器表现出良好的长周期稳定性,说明用喷涂沉积法制备气-液膜接触器的超疏水膜,是一种有大规模商业应用前景的方法。研究了用单一和混合吸收液在气-液膜接触器中实现CO2和H2S共脱除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使用PS激活的K2CO3混合吸收液可以同时提高H2S和CO2的吸收通量。增加液体流速和液体吸收剂的浓度可以提高CO2的吸收通量,增加气体流速可以使H2S吸收通量明显增加;液体流速的变化对H2S吸收通量影响很小。长周期稳定性实验表面,膜润湿会导致CO2吸收通量的下降;但膜润湿对H2S吸收通量影响很小。对传质系数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H2S传质过程中液相传质阻力比气相和膜的相传质阻力小很多。相反,CO2的传质过程是由液相传质阻力控制。
其他文献
黄桃栽培管理技术直接影响黄桃树最终的结果率,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掌握有效的管理技术。本文主要从黄桃幼树栽培管理的重要性和栽培管理技术内容2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提高
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但是目前智能制造人才紧缺,为此上海大学和领先的企业执行系统方案-达索系统,联合开设智能制造与制造运营管理实践教学
早期600 MW发电机励磁调节器使用进口设备,长期运行后UN5000型发电机励磁调节器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对励磁调节器进行了改造,针对改造后出现功率柜
方婉仪(1732-1779),字仪子,号白莲居士、白莲女史,安徽歙县人。为广东布政使方愿瑛女孙,国子监生方宝俭女,“扬州八怪”罗聘之妻。1她自幼熟读诗书,且工绘事。有《学陆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重视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力求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能源利用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益增长的能源需
情境是教学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当个体进入教学这一场域时,他必须首先感知到某种情境的存在,并使自己融入此情境之中。人们从事教学活动之时,也是情境不断建构和创生之时。教学,发
溶出型钙钛矿由于其优异的电化学界面能够提高电催化活性,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汽车尾气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促进钙钛矿溶出的手段较少,主要包括,高温氢气还原,
以杂项收藏和艺林掌故著名的郑逸梅,说他收了一方小印,两头镌刻,一为"罗聘之妻",一为"白莲女史"。一开始他认为这印章是假的,经陈巨来、朱孔阳、边政平等人鉴定之后认为,"印
刑法介入众筹时应当以众筹回归直接融资模式、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对于进行自融自保业务而演化为准金融机构的众筹平台应当以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打
作为市场主体之一,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而从经济发展来看,合理的企业市场准入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准入门槛的设立是为了让市场保持良好的经济秩序,让交易更加安全。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路径,也是未来汽车产业的走向,所以,我国要建立合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准入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