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防洪对策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dsasd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是指渭河干流成阳铁路桥以下至入黄口,北洛河状头以下至入渭口,渭河渭南以东12条南山支流老西潼公路以北地区。该区包括咸阳、西安、渭南三市13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约2100km~2,耕地约213.26万亩,人口约171.69万人。是陕西省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在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后,由于对黄河泥沙问题认识不足,库区泥沙淤积迅猛发展,导致潼关河床急剧抬高近5米左右,渭河下游泥沙淤积不断加剧,淤积重心不断上延,关中平原深受其害。水库改为蓄清排浑运用方式后,潼关高程虽相对稳定,但一直居高不下,遇到不利水沙条件淤积仍继续发展,致使洪水灾害频发,损失愈来愈重。 本文通过对实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认为,目前渭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防洪问题有:(1)、潼关高程居高不下,造成河道泥沙淤积严重,主槽萎缩,过流能力锐减,致使同流量水位大幅抬升,河势多变。(2)、华县水文站90年代年径流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0%,减水幅度大于减沙幅度,汛期经常出现的小水大沙洪水过程,加重了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的泥沙淤积,水沙条件不利使该区防洪形势更加严峻。(3)、防洪工程实际防御能力低,堤防质量差,险点隐患众多;河道工程长度不足,难以有效控导河势;渭河高含沙洪水的经常倒灌南山支流,致使支流入渭口段河床不断抬升,河槽堵塞,洪水下泄不畅,频繁出险;非工程措施滞后。洪水测报系统不够完善,测淤设施损毁严重,信息采集及分析利用不足,管理设施陈旧,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尚未建立。(4)、由于上游来水减少,用水量增加,河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本文通过对渭河下游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认为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的治理应实现河床不抬高,堤防不决口,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目标。治理思路是标本兼治,上拦、下排、中防护。对策是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变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实施潼关上下游黄、渭、洛河河道治理,修建泾河东庄水库调水调沙等综合措施,降低潼关高程,减少渭河下游河道淤积;同时进行渭洛河下游防洪续建、移民防洪保安、疏浚淤背、南山支流治理等防洪工程建设,加强水文测验、河道淤积测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非工程措施。
其他文献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作为当前公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建设之一,路基施工质量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只有路基稳定性建设,才能够整体上提升高速公路施工水平,保障公路建设的稳定
为了研究氨磷汀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对3例用氨磷汀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高龄患者进行了观察。患者的年龄分别为88、75和65岁。治疗方案为
果蔬含有丰富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本文概述了果蔬保健食品功能因子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果蔬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探讨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采用雌性BALB/c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
目的 :研究围生期新生儿发病情况、死亡原因及围生期新生儿疾病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总结我院儿科 1 5年住院围生期新生患儿 2 2 5 0例 ,根据年限分为三组 ,分析各组的发病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早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生存情况,以D型丝氨酸(D-serine,D-Ser)和NADPH氧化酶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与氧化应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纽带。企业如果没有文化,就会缺乏价值观、方向和意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合并重组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规模上越来越大,在形式上也存在多种情况。伴
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公司为了应对技术和市场发展加快以及不确定性增强的挑战,采取了风险投资这种发展途径.公司通过风险投资能够实现加强已有核心竞争力,取得和发展新的核心竞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又是解决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