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抑郁症是以持续情绪低落、愉快感缺失、兴趣丧失、思维及认知迟缓及情感障碍等症状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是一种起效较快的抗抑郁方法,但机制不清。抗抑郁药物与睡眠剥夺的联合应用常常能够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更加巩固的抗抑郁作用,且患者易于接受。氯丙咪嗪作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其在治疗各类抑郁症疗效确切,它对5-HT摄取的阻断作用强。本研究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观察睡眠剥夺、氯丙咪嗪、两者联合作用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和海马CREB、PKA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目的(1)建立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并进行行为学评价。观察睡眠剥夺、氯丙咪嗪及两者联合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2)通过检测海马CREB、PKA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的影响,研究睡眠剥夺、氯丙咪嗪及两者联合抗抑郁的机制。方法·新乡医学院动物中心选购雄性SD大鼠70只,体重310-420g,其中60只进行抑郁模型建立,另10只作为对照组。抑郁模型建立采用28天模式化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刺激法。称量建模后大鼠体重,蔗糖水消耗试验、旷场试验及水迷宫实验检测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变化。选取40只抑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除正常组外的其他各组,具体分组如下:正常组(10只,A组)、抑郁症组(10只,B组)、氯丙咪嗪组(10只,C组)、睡眠剥夺组(10只,D组)、睡眠剥夺联合氯丙咪嗪组(10只,E组)。睡眠剥夺时间:第1、8、15、22天时给予连续36h睡眠剥夺。氯丙咪嗪灌胃剂量为5mg/kg,1/d,持续28d。28天后采用上述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3区CREB、PKA、Bcl-2及Bax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1)经过28天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建模后,模型组大鼠平均体重为(341.1±23.9)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8.5±39.2)g(P<0.05)。模型组大鼠平均蔗糖水消耗为(6.4±0.4)ml/100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0.8)ml/l00g(P<0.05)。旷场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的潜伏时间、水平运动距离和竖立次数分别为(3.9±0.9)s、(205.7±18.3)cm和(5.2±1.3)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各组经过28天不同干预后,A组和E组大鼠体重增加显著,而B组未见明显增加,C组和D组增加幅度小于E组。E组大鼠蔗糖水试验、旷场试验及水迷宫实验均有显著的改善,C组和D组改善幅度小于E组,但C组和D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和E组的CREB表达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AE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PKA表达最低,显著低于其余4个组(P<0.05)。B,D两组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程度显著低于A,E两组(P<0.05),而C组和D组之间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Bax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发现C、D、E组分别于A组的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组凋亡比率最高,为(55±6)%,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联合组的(14±3)%和(19±4)%。小结(1)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有改善。(2)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能够有效的增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CREB、PKA及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3)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能够减少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