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是采用红外热像仪,分别在棉花的盛蕾期、开花期、盛花期、结铃期和盛铃期进行5次图像采集,并分析计算CWSI;采用Li-6400光合仪获取棉花(不同水分、不同品种)冠层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生理指标,诸如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利用荧光仪测定Fv/Fm,获取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将棉花地上叶面积指数LAI、荧光参数和光合生理参数的冠层特征参数与水分胁迫指数CWSI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进而找出适用于红外遥感热图像监测棉花冠层水分状况,并建立评价各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冠层光合生理指标的定量模型,为棉花水分的遥感监测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利用不同水分处理下2个棉花品种4水平水分处理冠层的红外热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棉花冠层受光叶片的温度,并将湿人工参考表面(WARS)的温度运用到Jones定义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的经验公式中,计算CWSI;同步采集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叶面积指数(LAI),荧光参数,并探索棉花水分胁迫指数CWSI与其光合参数、叶面积指数,荧光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研究结果]:(1)通过水分试验,利用人造参考湿表面的方法提取CWSI在新疆的棉花上进行干旱胁迫状况的监测研究。对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的CWSI,结果显示,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W1与W2,W3与W4,棉花冠层CWSI无明显差异,而W1、W2与W3、W4间棉花冠层CWSI存在明显的差异(α=5%)。W1、W2的棉花冠层CWSI较高,盛花期至结铃期CWSI甚至有饱和现象的发生,本研究给出了棉花各关键时期CWSI值,盛蕾期CWSI为0.57~0.58,开花期—结铃期应在0.37~0.4,盛铃期为0.5。对棉花CWSI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WSI与Pn、Gs和Tr均呈现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通过建立CWSI与光合参数的线性相关模型,CWSI与Pn、Gs和Tr可同步反映棉花冠层水分胁迫的状况。 (2)通过叶面积系数的分析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2棉花品种在5个关键生育时期,LAI变化趋势相似,盛花期和结铃期达到最大值,盛铃期以后开始缓慢下降;W1和W2的LAI均明显低于W3和W4,这说明棉花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光合生产能力下降,导致LAI相对较低。对棉花CWSI与叶面积系数(LAI)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棉花冠层生育期平均CWSI与平均LAI呈现1%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8661**),CWSI随着LAI的增大而减小;当CWSI相对较高时,对应的LAI相对较低,说明棉花受到干旱胁迫时,叶面积系数急剧降低。 (3)通过对棉花花铃期水分胁迫指数CWSI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叶片Pn、Gs和Tr的降低是棉花常见的生理表现,干旱胁迫加快了光合作用强度的下降趋势;花铃期缺水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均有影响;同时,花铃期CWSI与Pn、Gs和Tr均呈现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CWSI与Pn、Gs和T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CWSI-Pn=-0.9121**、rCWSI-Gs=-0.9411**和rCWSI-Tr=-0.9659**通过建立CWSI与光合参数的线性相关模型,CWSI与Pn、Gs和Tr可同步反映棉花冠层水分胁迫的状况,为进一步利用CWSI定量监测棉花花铃期冠层的水分状况,提供了依据。 (4)通过对棉花叶绿素荧光Fv/Fm和ФPSII参数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棉花各时期Fv/Fm和ФPSII均无明显变化。 (5)通过对棉花产量与品质纤维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W1、W2比W3、W4的单株铃数、皮棉产量都低,衣分与单株产量、铃重在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33号间均存在显著差异(α=5%)说明在干旱情况下,棉花产量明显降低,产量结构存在差异。水分胁迫指数CWSI与籽棉产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结铃期相关系数为-0.9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