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肠系膜根部注射急性胰腺炎相关腹水(PAAF)建立一种大鼠回肠损伤模型,探究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PAAF对肠屏障功能的损伤作用。 方法:24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NP组予传统胆胰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2mL/kg体重)法诱导大鼠ANP模型,术后24小时无菌状态下收集腹水并检测淀粉酶含量,腹水淀粉酶大于20000U/L即视为PAAF;模型组予回肠系膜根部注射PAAF0.25ml。观察24小时后各组大鼠末段回肠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末段回肠组织中肠嗜铬细胞数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腹水及血清淀粉酶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腹水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0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PCR)法检测大鼠末段回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3受体、5-HT4受体和紧密连接蛋白-1(TJ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评估该模型。 结果:(1)模型组和ANP组均出现回肠组织损伤病理改变,ANP组表现为黏膜下严重充血水肿和出血,甚至黏膜坏死脱落,模型组则表现为黏膜损伤,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2)模型组和ANP组末段回肠组织肠嗜铬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末段回肠组织肠嗜铬细胞数量显著低于ANP组(P<0.05)。(3) ANP组腹水淀粉酶、IL-1β、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ANP组血清(P<0.05),ANP组血清淀粉酶、IL-1β、IL-10、D-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4)模型组和ANP组末段回肠组织5-HT3受体和5-HT4受体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末段回肠组织TJP-1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回肠系膜根部注射PAAF可模拟ANP时急性液体积聚造成的肠道损伤,和ANP时肠道损伤一样,均表现为肠屏障功能障碍,而肠道动力障碍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之一,此模型制作过程简单、重复性高,为进一步研究PAAF在ANP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早期药物干预提供了纯净的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