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物体表面轮廓的自动测量,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工业在线检测、机器视觉、实物仿型、医学诊断、地质勘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等许多方面。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是结构照明型三维传感领域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只需要有一幅参考光栅图像和一幅变形光栅图像,所需的图像空间较小,并且系统结构简单、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和可以进行大场景全场测量。 本文围绕光栅投影三维物体表面轮廓工程测量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内容如下: 介绍了莫尔测量轮廓术(MFP)、调制度测量轮廓术(MMP)、相位测量轮廓术(PMP)以及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TP)的测量原理,利用等效波长的概念对FTP测量方法中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保证了傅里叶频谱中各级谱的完全分离与系统测量精度。 研究了摄像机透镜成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非共面点的摄像机自动标定方法,给出了高度和相位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坐标(x,y)的标定方法。 介绍了各种位相展开算法,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截断线基本走向检测的位相展开方法,有效解决了噪声、高度突变、阴影对位相展开的影响。 研究了光栅图像的投影、采集及预处理方法,并对得到的被测物体表面三维数据点进行了重构显示,研究了多视点距离图像配准的算法。 提出了由LCD投影仪、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光学导轨等组成的光栅投影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系统的硬件装置,实现了用一台计算机同时控制投影和采集光栅图像。用Visual C++6.0开发了测量系统软件,集成了系统标定、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等功能,最后给出了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证明了系统标定方法、位相展开算法以及图像处理算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