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刺激响应性二茂铁基双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胶束及药物释放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输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药物给药时间,减少药物毒性,实现药物靶向释放,提高其体内循环稳定等问题。然而,传统的药物输送系统存在各种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广泛的实际治疗需要。刺激响应性双亲嵌段共聚物由于其独特的自组装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药物输送和药物载体等生物医学领域。由于人体正常细胞组织和病灶细胞组织环境同时存在多种差异,因此可以由此构建设计出不同刺激响应性药物载体,常见的功能性聚合物有pH,温度,磁响应性等。另一方面,人体内环境复杂,单一刺激响应性的局限性逐渐暴露了出来。为了进一步实现药物载体对肿瘤部位的靶向给药以及定点释放,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并有利于在生物体内稳定循环,有必要构建和设计出新型的多重刺激响应的药物载体材料。考虑到人体正常细胞组织和病灶细胞组织环境间pH值和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差异较大,本文将设计出两种基于二茂铁氧化还原刺激响应性双亲嵌段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N,N-二甲基丙烯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双亲嵌段共聚物(PAEFc-b-PDMAEMA)和具有pH、氧化还原及磁响应的四氧化三铁接枝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丙烯酸嵌段共聚物(Fe3O4-g-PMAOEC-bb-PAA),并研究了它们的自组装行为及生物医学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氧化还原响应性双亲嵌段共聚物PAEFc-b-PDMAEMA自组装胶束及药物释放研究。首先,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AEFc)单体。接着,通过连续两步ATRP法合成了二茂铁基双亲嵌段共聚物PAEFc-b-PDMAEMA。研究了配比[引发剂]/[单体]比不同对聚合物PAEFc-b-PDMAEMA自组装及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及荧光分光光度法等技术对共聚物结构,分子量以及CMC值进行了测定。选取不同种类氧化剂H2O2,KMnO4,NaCIO和FeC13和还原剂抗坏血酸(VC),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循环伏安法(CV),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激光粒度仪(DL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合成的共聚物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实验结果表明,二茂铁基双亲嵌段共聚物PAEFc-b-PDMAEMA胶束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可以作为一种“智能型”可控转换开关。通过研究双亲嵌段共聚物PAEFc-b-PDMAEMA对疏水抗癌药物10-羟基喜树碱(HCPT)的包封与药物释放行为发现在模拟的病灶癌细胞pH 5.8,氧化剂H202浓度为0.15%-0.60%时,药物释放量由26.5%增大到60.6%,其药物释放量远远高于人体正常细胞内环境。2.制备了 pH、氧化还原及磁性多重刺激响应的杂合嵌段共聚物。通过氨基化Fe304与链转移剂4-氰基-4(硫代苯甲酰)戊酸(CPADB)的酯化反应制得Fe3O4@CPADB链转移剂;再调节链转移与单体配方,进行两步连续的RAFT法聚合制得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多重刺激响应性杂合嵌段共聚物Fe3O4-g-PMAOEFC-b-PAA。聚合物结构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确认其结构。杂合嵌段共聚物Fe3O4-g-PMAOEFC-b-PAA通过诱导自组装形成微胶束。通过zeta电位、(循环伏安曲线)CV、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发现,制备的共聚物微胶束溶液具有良好的pH,磁和氧化还原响应性。将嵌段聚合物Fe3O4-g-PMAOEFC-b-PAA与抗癌药物紫杉醇(PTX)包封形成载药胶束并研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发现在pH 5.6和pH 7.4,氧化剂H202浓度为0.20%-0.80%条件下,药物释放量在26.2-72.7%之间变化。特别是,在pH 5.6/6.3和高浓度氧含量的模拟癌变细胞环境中,药物释放量有明显提高。这种新型的多重刺激响应性Fe3O4-g-PAA-b-PMAOEFC聚合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应有的职能。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使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农村居民也逐步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红利,但农村文化建设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和弱项。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及利用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合理满足,让大量的低俗文化思想、宗教思想在农村有了巨大的“市场”,也不断充斥着农村居民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作为干旱区绿洲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一道结实的生态屏障和生物群落的基础,与绿洲的兴衰紧密相关。近年来,塔里木河沿岸胡杨林退化严重,主要表现为胡杨幼苗更新手段单一和更新数量有限。鉴于此,本试验于2018年4-9月以巴州苗圃1年生胡杨幼苗为试材,通过研究不同地表覆盖(覆盖液态地膜、草苫子和细沙)的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的时空分布及周期性变化规
纳米级零价铁可有效处理水中多种有机氯化物,在水环境污染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在反应过程中易钝化团聚,造成反应活性的降低;而其微小的颗粒尺寸也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出口增长未来走势不明确性也显著增加。2018年7月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源戚戚相关,但由于太阳能和风能的波动性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严重,为此分布式能源系统及大规模储能技术备受关注,从而也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的特性有极大的差异,本论文通过水热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氧化镍材料,讨论了纳米正六边形氧化镍的合成机制,并对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水热法合成形貌可控、分散均匀的具有3D结构的氧化镍材料。通
近十年来,长江三角洲由于经济和城市化迅猛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剧增,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2009-2013年上海的气象数据及地基遥感观测研究了霾天气的气溶胶分
随着近年来IPTV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目光投向IPTV平台上的广告投放,这种广告形式具有调度灵活、用户众多、可定向投放的优势,然而也对媒体的资源调度能力提出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对大数据处理分析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Google提出的MapReduce编程模型是现代流行的并行计算框
现行的道路冰雪控制技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从事前预防角度出发,结合仿生学研发了一种具有抗冻黏、降低冰与道路之间黏结力、对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均无负面影响特点的超疏水涂料,将其应用于水泥混凝土道路表面,研究超疏水涂层混凝土的抗冻黏性性能,以期为水泥混凝土道路抗冻黏及除冰技术提供一种新思路。首先,论文对道路结冰过程、道路界面冰层黏附特性及道路冻黏理论进行了介绍,结合固体表面润湿性引入所选用的超疏水理论
当今,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已经成为全球变暖、雾霾等的重要成因之一,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在大气环境安全以及工业应用方面,对CO2和SO2检测及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