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运用凉血活血法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观察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 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门诊的HSPN血尿和蛋白尿型的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病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A组)和西药对照组(简称B组)各30例。A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下同B组,中医予辨证施治:①风热夹瘀型:治宜清热解表,凉血化瘀,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或消风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蜜麻黄6g,连翘9g、赤小豆24g,赤芍12g,丹皮15g,白茅根15g、防风6g,黄芩9g,茯苓9g等)②血热夹瘀型:治宜解毒祛瘀,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15g,生地黄15g,丹皮15g,赤芍10g,白茅根15g,三七5g、绣花针15g等)③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血、滋肾清利,方用知柏地黄丸合生脉饮,偏气虚者加玉屏风散,偏阴虚者加二至丸。(生地黄15g,山萸肉9g,淮山药9g,丹皮15g,茯苓9g,人参5g,麦冬12g,五味子6g,蒲黄炭9g等),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6个月为一疗程。B组依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紫癜性肾炎的诊治循证指南(试行)方案给予西药治疗:洛汀新(盐酸贝那普利片),体重<10kg,每日顿服5mg,体重>10kg,每日顿服10mg;同时予潘生丁(双嘧达莫片)辅助治疗,5mg/(kg·day),分2次口服;每疗程3个月,共2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及肝功能变化。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①两组24h尿蛋白定量疗效比较:A组在减少患儿尿蛋白方面有效率均明显优于B组(P=0.032,P=0.001);同时A组在减少尿蛋白方面6个月疗程优于3个月疗程(P=0.023)。②两组尿红细胞计数疗效比较:A组在减少患儿尿红细胞方面有效率均明显优于B组(P=0.003,P=0.000);同时A组减少尿红细胞计数方面6个月疗程优于3个月疗程(P=0.038)。③两组整体疗效比较:治疗组3个月后临床控制1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1%;6个月后临床控制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3个月后临床控制1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26.6%;6个月后临床控制1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6.6%。A组整体疗效均明显优于B组(P=0.035,P=0.007);同时A组治疗有效率6个月优于治疗3个月(P=0.028)。 结论:凉血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在减少患者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方面无不良反应,说明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紫癜性肾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