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对于外语学习的研究主要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和语言能力等因素,而忽视了潜在的情感因素。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情感变量作为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对于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理论的解释和回顾。后来的一些研究开始关注英语口语和外语焦虑的相关性。然而,现有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研究对象不够全面。几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很少有以中学生作为被试的,而专注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则更为少见。第二,研究方法单一。绝大多数研究都采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 Anxiety Scale)来测量被试的焦虑值。虽然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是对于复杂的情感变量,单纯的量化的表述就显得不够准确和全面。因此,使用多元的测量手段如访谈、日记等更为可取。第三,研究深度不足。现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焦虑和口语水平的相关性测量阶段。对于焦虑的原因,大多数研究只是给出了一些经验性的总结,而对于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焦虑缓解措施的研究还很少见。本研究以石家庄地区一所农村高中的两个班109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的焦虑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口试、访谈等测量工具,调查数据由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焦虑水平较高,英语口语水平较低,且两者显著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焦虑源为自信心缺乏、语言能力不足、内向型性格、对语言规则不熟悉、对教师负评价的恐惧等。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三条教学建议:第一,改善教学策略,求得应试需求和口语交流需求之间的平衡;第二,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第三,倡导合作学习等教学建议。本研究将教学建议应用在实验班的英语教学中。经过12周的教学实验,进行了后测,以检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建议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英语口语焦虑并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