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府邸空间叙事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在小说中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它对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金瓶梅词话》是明嘉靖万历年间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古代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以西门庆家庭为核心,辐射清河县,乃至整个晚明社会,深刻揭露了明代中后期社会的贪欲行径。本论文以西门庆府邸为中心,探究《金瓶梅词话》中府邸的空间功能、空间寓意、叙事手法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深入挖掘《金瓶梅词话》中府邸空间的叙事价值,进一步体会《金瓶梅词话》独特的空间叙事策略。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金瓶梅词话》的成书背景,阐明选题缘由,并对学术界《金瓶梅词话》空间叙事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评述,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概述《金瓶梅词话》中的府邸布局以及空间特点。从整体的眼光看待《金瓶梅词话》中的府邸特色。京城府邸的皇权色彩和清河县府邸的市井化特点,是一种独具匠心的空间书写策略。以西门庆府邸为主,《金瓶梅词话》中的府邸呈现出商业化特色,而周守备府、严州府一类的官宅,具有政治特色。空间的描写和对比,展示出《金瓶梅词话》对于府邸空间书写的多样化形式。另外,《金瓶梅词话》中有很多花园建筑,它们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园林式的建筑风尚。第二章重点探讨西门庆府邸的空间书写及其叙事功能。门首是划分府邸内外的界限,门首空间又包含着贪欲和度脱之意。厅堂是古代府邸建筑中的待客场所,在《金瓶梅词话》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宴会功能和祭祀功能,呈现出空间的政治表征性和人神互通的中介性。同时,厅堂也具有空间的性别色彩。厨房分为三种类型,内厨房、外厨房和妻妾的小厨房。厨房既反映出古代厨役的生存状况,又刻画出厨房仆妇的不同个性。西门庆府邸的花园空间,隐藏贪念、演绎罪恶。它成为男女私通之地,上演着人物之间的假情假意与命运征兆。花园空间也是文人与妓女的交往之地,以蔡御史为典型,反映出文人之堕落生活。上房、李瓶儿居室、潘金莲居室是比较典型的女性居室,它们分别具有身份、回忆、权力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第三章探究《金瓶梅词话》中其他府邸的空间寓意与叙事价值。王招宣府是一座世代簪缨的贵族府邸,生活却堕落不堪。它不仅演绎了一个家庭的盛衰史,更是国家的历史缩影。周守备府中官衙建筑的审判功能,以及后院中庞春梅与陈经济的死亡事件,都寓意了守备府对恶人的惩戒之力。京城府邸空间是国家伦理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人物的转世托生之地。京城空间具有贪欲和救赎的双重内涵。第四章主要论述空间叙事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空间叙事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强调了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叙事联系。空间的历时性,表现为场景的历时性转换、“伏应式”的空间特色,以及物理空间本身承载的历时性效果。空间的共时性比较复杂,空间叙事的因果联系和非因果联系,产生了不同的叙事方式。另外,夹叙法促进了多个空间场景的共时性叙事。空间的转换衔接技巧,主要表现为移步换景法、空间视角的“看”、以及声音的空间转换作用。场景的“冷热”写法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叙事方式。府内的宴饮和死亡场景,巧妙利用“冷热”对比的方式,推动着府邸的命运变化。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对生活影响的不断扩大,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化,网络暴力层出不穷。网络暴力不同于传统暴力行为,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五大特点。简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发起者法律意识薄弱,为博眼球恶意引导;传播者盲目跟风,集体性攻击侮辱。目前,国家尚未出台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简析其中立法难处,主要有违法主体不明确、被网暴者受害程度难以估量等。因此,杜绝网络暴力,应从提高法律意识、规范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在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评估难度,而静态电压稳定域(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region,SVSR)为评估强波动性和随机性下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电力电子化背景下的电压稳定性分析问题,本文以基于空间切向量的交流系统SVSR超平面近似边界构建方法为基础,实现含电压源型多
晚清民国时期,随着我国门户逐渐开放,传教士来华活动再次活跃起来。他们本着传教的目的融入中国社会,学习中华文化,而促进宗教本土化传播的关键环节就是掌握汉语。为学好汉语并为后来来华传教士提供高效便利的学习工具,传教士们编纂了多部汉语学习辞书,收录了大量的汉字及其相关词语,其中还涉及中国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内容的阐释,为来华西人学习汉语提供了巨大帮助。通过梳理这一时期传教
晚清民国时期传教士来华,西方的科学文化等新成果也随之传入中国。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西文明交流碰撞,西方文化的新概念、新语词进入汉语系统,促进了汉语的近现代转型。19世纪到20世纪是汉语新词新义大量峰出的阶段,以马礼逊为代表的来华传教士编纂的辞书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过渡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传教士辞书作为学习语言的工具书,在承上启下的特殊历史时期,能够反映出汉语近现代转型的过程。其次,传
词汇是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能熟练准确地使用词汇也是真正掌握该语言的重要标志。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桥梁。就此来说,对外汉语教材中词汇的编排原则、词汇的收录不仅规定着教学内容,体现着教学方法和原则,保证着教学大纲的实施,而且关系着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学习的效率,因此,要格外重视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汇内容。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两种在实际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初级综
上海,堪称中国近百年来最富传奇性的城市,只用了一百多年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一跃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使得上海文化总体呈现出丰富、多元、包容的特点,这些特质为文学书写者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和广阔的写作舞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者为其著书立说。王安忆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她自20世纪80年代的“雯雯系列”、《流逝》,到90年代的《长恨歌》;从新世
孔尚任,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清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和诗人。《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徐振贵主编,齐鲁书社2004年版)中收录了他的诗歌作品1646首。这些诗歌中包含古体诗270首,近体诗1370首,词6首。孔尚任古体诗270首,通过归纳韵脚字,发现有27首存在中间换韵现象,有的同一首诗中换韵次数少到两次多达十二次,因此,本文按照换韵后的韵段单独计数,共得出孔尚任古体诗387个韵段。通过和《广
联绵词作为汉语词汇史上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至少在西周中后期的金文中就已出现。先秦至汉魏六朝,随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增多,联绵词的数量已蔚为大观。自汉代以来,众多学者对于联绵词的收录、训释、语音分析、探源等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作为训诂学重要课题之一的汉语词源学得到重视,联绵词的词源分析也成为汉语词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选择联绵词作
由于西方理论传入,二十世纪上半叶小说观念经历了大变革,在中西文化交汇、新旧小说观念并存的大背景下,唐传奇的学术研究与传播自成风貌,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真正确立了唐传奇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从传播与接受这两个角度探讨唐传奇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本传播、学术研究与传播以及戏剧电影传播,具有重要的小说史价值。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五
烟台方言作为胶辽官话的主体和代表,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文章以《汉语方言大词典》(修订本)中的833条烟台方言词作为语料,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共时角度对烟台方言词进行多层面研究。从烟台方言词与普通话词的音义对应这一层面来看,烟台方言词的音义特征体现在语音特征和意义特征两个方面。从语音特征来看,烟台方言词里有而普通话词里没有的声母包括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