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英语新课程标准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包括一些农村地区,都开设了小学英语课。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小学英语教育的主要任务。新一轮基础英语课程改革提出,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学生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课堂即时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交往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行为、态度和个人品质等方面进行及时反馈。课堂即时评价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过程性评估”,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而它本质上是属于形成性评价。它强调的是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对学生真实的课堂表现的评价。那么,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即时评价应用情况怎样?其即时评价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正是本文的关注的焦点。该论文基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教师与学生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即时评价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主要解决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的应用情况如何?(2)英语教师课堂即时评价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否存在相关性?具有怎样的相关性?(3)英语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对重庆南岸区和沙坪坝区共四所小学46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6位英语任课教师和4位学生的访谈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教师课堂即时评价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呈现显著相关性,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的内容显著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倾向和注意力投入程度;教师课堂即时评价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同。不同学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随着年级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即时评价对女生产生的影响高于男生,对农村学生产生的影响显著高于城区学生。本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绪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目的、意义、问题、内容、思路与方法,并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述评,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理论研究部分提出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并对本文中相关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和分类。实证研究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提出了研究问题,即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是否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介绍了研究设计,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研究的启示部分基于实证调查结果和理论探讨,从操作层面上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如何改善课堂即时评价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发展的参考建议。结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回顾与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