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对资源分配的影响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_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力,是人类古老现象,是一种强制性力量,是一种人际现象。一直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都对权力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心理学领域,这些研究大多是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集中在权力所带来的效应上,如自动化加工、抽象认知、刻板印象、观点采择、物化他人等等。而忽视了权力本身具有的一些属性所产生的影响,如权力的稳定性与等级性等等。本研究试图整合权力与资源分配的已有研究,探讨权力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属性对资源分配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以此开展了四项研究。
  研究一探讨了是否具有权力(有、无)以及权力的更迭性(从下属到领导)对资源分配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两因素被试内重复测量实验设计,采用角色扮演法来操纵权力,即领导拥有权力,下属没有权力。自变量为角色(领导/下属)、权力更迭性(从下属到领导)。因变量为分配行为,反应时,满意度与公平度。研究结果发现,在具有权力的时候,资源分配行为会更加自利,而没有权力的时候,资源分配行为则偏向公平。当一朝翻身从下属变为领导后,之前所受到的不公平分配经历能够增加不公平的分配行为。
  研究二探讨了权力的等级性(权力大小差异)对资源分配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将权力分为无权力、平等权力、优势权力、绝对权力四个等级。四种权力分别代表着不同概率的决定权(0%,25%,50%,100%)。采用的是单因素四水平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自变量为权力的不同等级,因变量为分配行为、反应时与公平度评价。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权力等级的扩大,资源分配行为会变得更加自利,反应时更短。
  研究三探讨了权力的稳固性对资源分配行为以及纳言行为(对下属建议的采纳)的影响。对于权力稳固性的操纵是随机将被试分为随机领导组(即每一轮次随机抽取被试担任领导角色,机会均等)与固定领导组(即所有轮次一直担任领导,机会独占),本研究采用两因素被试间重复测量设计。自变量权力的稳定性与下属建议方案(公平、合理、不合理),因变量为分配行为,纳言行为与反应时。研究结果发现,随机权力组相比于稳固权力组,在资源分配行为中表现得更加自利。在纳言行为上,随机权力组会比稳固权力组更多地接受下属的建议。另外,控制感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高控制感组相比与低控制感组,在分配行为中表现得更加自利,在纳言行为上更加保守。
  研究四探讨了权力途径差异性对资源分配行为的影响。将权力途径差异性区分为放弃竞争、无竞争、参与竞争三组,本研究采用两因素被试间重复测量设计。自变量为权力途径差异性与分配金额大小(大数额/小数额),因变量为分配行为与反应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权力途径并没有对资源分配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的现实地位在资源分配行为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而分配金额的大小同样没有对分配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权力对于资源分配行为的影响,并没有因为获得权力途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更多地还是源于权力的更迭性、等级性以及稳固性。研究最后还讨论了本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展望。
其他文献
精神病态是一种发展性的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为情感缺陷和反社会行为。以往研究发现,精神病态的严重性与暴力犯罪和身体攻击行为是正相关。此外,精神病态在对暴力犯罪、再犯风险评估和矫正的适宜性上具有非常高的预测效度。因此,了解服刑人员精神病态特质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国外研究者对精神病态的自评量表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对于中文版的精神病态工具(莱文森精神病态自评量表)也已经有了几篇相关研究,但是已有研究的样本主要是大学生群体。此外,对于莱文森精神病态自评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属性还存在争议。考虑到精神病态
目的: 本研究基于道德推脱理论和自我扩张理论,探查个体是否会为与其发生自我-他人重叠度的他人的不道德行为产生替代性道德推脱。
  方法:在假设欺骗情境与实验室欺骗情境中,设置被试阅读与核验出不同重叠度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探究个体是否会为与其产生自我-他人重叠度的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
  结果:(1)道德推脱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容易为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2)相较于女性,男性更易为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3)自我-他人重叠对个体为他人不道德行为进行道德推脱的影响不显著;此外
姜戎一直想超越我,这是他在我们学校组织的高考宣誓大会上说的。  高三那年,姜戎成了我的同学。他父亲是拥有北京工作居住证的“北漂族”,按照规定,“北漂族”的子女在即将完成高中的学习前,必须返回原籍参加高考。于是,姜戎在他母亲的陪同下,从北京回到了我们县城。我一直比较羡慕和敬畏从省城来的人,但很快,我对姜戎的敬畏感消失了,因为我发现姜戎并不能让我敬畏。  最早是在一次英语考试中,我得了100分,他得了
期刊
2016年年初,热播古装剧《寂寞空庭春欲晚》将人们带进千古一帝——康熙的爱情世界。在这部电视剧中,梨花这一意象始终贯穿全剧,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是唐代诗人刘方平《春怨》中的诗句。在这首宫怨诗中,零落遍地的梨花被作者用来勾勒心境,深化主题。这样的写作手法常受文人骚客青睐,在他们眼中,一花一草、一风一雨皆有诗意。  诗文达意,物本心声  在一些古诗文中,作者似乎
期刊
春节期间,女孩席雨特地为奶奶拍摄了一组艺术照。镜头下,八旬奶奶身穿印有“中国”字样的大红色运动服,面露笑意,嘟嘴卖萌尽显俏皮。  厦门一位时尚摄影师杰西陪85岁的爷爷游玩时灵光一闪,给爷爷拍了一组时尚照片。一时间,乡下老头蜕变成时尚达人!  长沙大四女生郭婧婧为奶奶拍摄了一组时尚写真。照片中,74岁的奶奶以孙女的日常着装与妆容上镜,既展示了温婉优雅的一面,又展示了颇具气场的女王范。  2015年,
期刊
目标框架效应以其独特的说服效果被运用到各种领域,而认知闭合需要的研究也发现,高低不同的认知闭合需要个体对于信息的加工方式也是有区别的。在促进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中,如能将这二者很好地结合有可能促进人们的锻炼行为意向和锻炼行为。本研究将探讨目标框架效应对锻炼行为意向和锻炼行为的影响,并验证认知闭合需要对目标框架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一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的目标框架对于锻炼行为意向影响的差异。
俗话说: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閱读社会”的号召。在Instagram上,有人专门搜集了搭地铁的型男们在阅读的照片,这些照片既赏心悦目,又让人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  你知道中国与世界各国人均读书量差多少吗?据一份专业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远低
期刊
2015年是孔子诞辰2566年。2015年9月28日,全国各地举行了各具特色的祭孔大典。参与者们盛装出席,有的持戟进场、共诵《论语》,有的朱砂启智、开笔破蒙。在以礼仪著称于世的中国,“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成为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  礼史//古风经纬  礼,指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礼,曾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仪式。周公
期刊
风险决策是运动领域心理学家日益关注的研究问题。运动员在关键时刻的风险行为往往关乎着比赛的成败。情绪对个体风险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情绪领域研究不断深入,情绪调节策略也逐渐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但运动领域中缺少情绪和情绪调节策略对运动员风险决策的实证研究。调节定向作为个体目标追求过程所采取的特有的倾向和策略,对个体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研究多关注个体风险决策任务之间的差异,对风险决策过程中的生理反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踏着春天的脚步如约而来。这一年,又有哪些爱的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又有哪些壮举义行令人奋力前行?  Ⅰ热关注·大国工匠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5 年 12 月 10 日,屠呦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