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问题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新课题。在滨海地基土强度较低的软土地区建立垃圾填埋场,如此大尺寸的基础宽度下,地基土在变荷载作用下孔隙水能否在一定时间内排出,土体强度随时间变化是否按理论计算增长,能否满足力学稳定等等问题是必须回答的。目前,在国内研究地基土在慢速分级加荷的前提下的固结变化规律、地基土强度的增加、地基土的稳定性方面尚无先例。本论文就是通过典型场地计算分析,为在沿海软弱地基土地区建立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大型垃圾填埋场提供适宜的岩土工程评价方法。重点研究地基土固结性质、随时间的固结变形量情况;地基土的强度随时间增长方式和增长量;分析地基稳定性。在沿海软基上修建垃圾填埋场除了考虑稳定问题外,还要考虑软土地基的固结和沉降问题。通过圆弧滑动法分析表明:在软基上修建垃圾填埋场,由于其填埋历时较长,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强度及其强度随固结增长的性质而减少地基处理的工作量。潜在滑裂面主要发生在边坡(垃圾堆积体的边缘)附近,所以垃圾填埋时要注意将强度高、透水性好的垃圾堆填在坡脚部分,或者局部加筋,以更有利于安全。垃圾土本身的强度参数对整体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当垃圾堆填体强度与地基强度相当时,潜在滑裂面切入地基;但当垃圾堆填体强度较低,地基强度较高时,潜在滑裂面主要发生在堆填体中,此时破坏主要是堆填体本身的破坏,地基强度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在典型垃圾场中,排水层在堆场底部,对软基来说,在接近地表附近孔压较高。所以在圆弧滑动分析中计算的地基平均固结度来考虑地基强度的增长会过高估计填埋场的稳定性,是偏于不安全的。更合理的方法是根据滑弧切入位置处的孔压或固结度具体计算地基强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