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歌】曲牌流变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州歌]为南曲曲牌名,属仙吕宫过曲,它采用了南宋时期集曲的曲牌创作手法,集[八声甘州]与[排歌]创制而成。因其产生与唐大曲《甘州》密切相关,且被广泛应用于全国4大类乐种和17类戏曲剧种、曲种中,故对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曲牌具有一定的价值。据现有文献分析发现,目前有关该曲牌的研究成果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对其词体结构、宫调体系等形态方面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均无法窥探该曲牌音乐的整体状况,从而为其传承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因此,关于[甘州歌]曲牌的流变研究对于从整体上认识该曲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故而,本研究以[甘州歌]曲牌的流变为核心,探究其在文本唱辞、音乐形态、应用场域等方面的流变特点,以期探寻该曲牌的流变规律,并分析它产生流变的原因。整体而言,本研究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甘州歌]曲牌研究基本状况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综述和历史回顾,也包括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重难点等。第二章是对[甘州歌]曲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解读,该部分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古代至当代涉及该曲牌的古籍、著述、文论、曲谱及音响等资料进行分类解析,为后期[甘州歌]曲牌探源、结构形态分析以及该曲牌流变规律与流变原因等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充足的史料支撑。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甘州歌]曲牌的形成及其早期形式,通过对大量文献史籍的分析与比较后认为,该曲牌发源于唐代,形成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盛行于明清至当代。其早期形态可分为唐大曲《甘州》之摘遍、唐声诗中的齐言歌曲、五代及宋词牌名三种类型。第四章采用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就[甘州歌]曲牌自古代至民国时期在文本唱辞和音乐形态等方面的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发现该曲牌在词体格式、句式结构、宫调、节奏、板式以及曲体结构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程式性特点,但也会因具体使用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即“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正是该曲牌艺术特点的充分体现。第五章是对[甘州歌]曲牌在当代不同乐种、剧种、曲种中流变特征的分析,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音乐形态、表演场域、用乐功能等角度进行探究,发现其与古代[甘州歌]曲牌结构形态相比,虽在宫调、曲体结构等方面承袭了某些相似的音乐特征,但总体来看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特点。第六章是对[甘州歌]曲牌当代传承现状的调查,因该曲牌含有唐大曲《甘州》的音乐元素,而《甘州》大曲又融合了甘州本地民间音乐素材创制而成,故本研究以甘肃张掖安阳乡丧葬仪式用乐中的[甘州歌]曲牌为例进行了田野调查。调查发现该仪式音乐中的[甘州歌]在音乐形态方面虽具有唐代宫廷音乐的调式色彩,但也融合了西北地区双四度框架的音调特征,是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相融合的结果。第七章是在总结[甘州歌]曲牌流变特点及流变规律的基础上,对其流变原因的整体分析与考察。从对文本唱辞和音乐形态等方面的流变规律研究发现,该曲牌因不同时期人们审美兴趣的变迁、人口离散与文化交流的影响、音乐体制与制度的影响、区域方言音调的渗透以及人们文化认知与思维方式的改变等因素,而导致了[甘州歌]曲牌在词体格式、句式结构、唱辞内容、音乐曲调、曲体结构、腔词关系以及表演场域等方面的流变,并依据其流变原因进行了相关的文化阐释。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研究结论的概括,同时依据研究现状提出尚未解决的相关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甘州歌]曲牌的产生过程、历史流变、当代流布以及在张掖甘州地区的存留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与研究,并对该曲牌的流变规律与流变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阐述了[甘州歌]曲牌的文化价值。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步入一个崭新时代,社会问题日趋复杂,社会需要日益增多,社会工作的发展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社会工作得到了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北京,广州,上海等几个较发达的地区,关于社会工作机构的研究不少,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在城市中建立和发展的社会工作机构,而农村社会工作机构的研究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YM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行机
以金属地雷探测为研究背景,针对以复杂浅地面地雷探测中的虚警、漏报等问题,研究了基于脉冲电磁感应的低频探雷方法,重点对探测线圈结构、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了分析,搭建了测试平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线圈系统的Loos模型,推导出以激励电压源为输入信号,金属导体感应电压为输出信号的传递函数;采用了以感应电压为指标的系统参数优化方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2、在对探测线圈的特性分析的基础
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碳原子组成的二维蜂窝状材料,因其优良的电学、光学等性能,在微电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是低温原位生长石墨烯薄膜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掌握PECVD工艺中衬底温度、衬底偏压以及衬底材料性质对碳原子沉积成膜的影响机理至关重要,对探索实现高K介质表面原位生长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薄膜具有重要意义。以金属Ni为衬底进行石墨烯PECVD工艺实
研究背景及目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简称慢乙肝,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卫生问题。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者2.57亿人。慢性HBV感染显著增加了患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和肝衰竭的风险。临床上,根据有无症状和肝功能损害情况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 C)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为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培养目标。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方面的要求,正确利用外国文学的教学资源,开展人文主义教育,以开放、包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外国文化,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学习外来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人文主义精神,培养优秀的人文主义素养和健全的人文主义品格。认识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吸收借鉴
2020年课程标准提出词汇教学需要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同年9月起,上海推进使用高中英语新教材,秉承单元整体设计理念,为结合主题与特定语境开展词汇教学提供良好条件。然而,在新疆内高班使用新教材进行实际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新疆内高班学生存在词汇基础薄弱、词汇学习积极性不高、词汇遗忘率高、词汇的语境理解与运用困难等问题,影响学生词汇学习效果。因此,本研究以新疆内高班学生
纵览影史,无论是国外经典影片还是国内优秀佳作,场面调度是创作者在电影中常用的创作手法之一,导演利用场面调度将剧本以文字文本呈现的故事情节变成具有视觉美感并蕴含情绪内核和价值认知的电影画面,使观众在多元的传播媒介下接收到开放的信息元素,通过两者情感的不断碰撞体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引发观众的反思与共鸣。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在场面调度上有研究价值的文献和影片进行梳理,从符号学、构
部编本教材自2016年投入使用以来,关于对教材的讨论和研究就随之展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之初就立意高远,践行科学编写的原则,对各个板块的设置也更加清晰,重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部编本教材中的文言文预习提示对师生完成文言文的教与学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研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预习提示特色的基础上,对文言文预习
客户服务是企业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商业文明的体现。在企业运营中,客服中心发挥着客户管理和品牌营销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客服中心繁忙的班组管理现场,班组长需要充当监督者和教练员等多重管理角色。D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的网约车互联网平台;其客服中心主要通过在线或语音方式解决司乘双方在出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客服中心快速发展的背后暴露出班组长群体的管理能力和班组长的培训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本研究分析班组长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随访研究,评估新冠疫情下居家学习前后学龄期儿童抑郁、焦虑症状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同济心理健康队列研究(Tongji Mental Health Cohort Study)”。2019年10月(基线)和2020年6月(随访)对湖北省武汉市某小学2-6年级在校学生进行了两次心理调查。最终纳入完成两次调查的儿童1902名。基线、随访调查分别反映了儿童居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