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土地利用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我国各级土地利用现状准确数据的实际来源。传统县级土地利用调查手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低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出现,为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信息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本文在分析传统县级土地利用调查技术的基础上,主要从调查技术路线、影像处理技术、影像判读模式、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和1:1万土地利用图编制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县级土地利用调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有实践意义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流程。最终获得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和实用价值,能满足我国县级土地利用调查的要求。 本文采用具有0.70m空间分辨率的QuickBird卫星影像,以贵州省望谟县局部地区为例开展了土地利用调查。首先在ENVI环境下进行影像增强、影像融合和几何校正等处理,主要采用了两类影像增强技术:一是边缘增强,二是采用主分量变换法对高分辨率的全色影像和低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增强了不同地类影像间的特征差异;然后利用通过静态差分GPS采集的32个控制点,加上在地形图上采集的31个控制点,采用多项式校正方法和分块处理策略对增强后的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按照我国2001年颁布的最新《土地用途分类及含义》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建立解译标志;采用基于ArcView平台开发的交互式影像判读系统进行影像判读,获得土地利用图斑和其属性信息,采用“两次解译”判读程序以保证解译结果的精度;采用误差矩阵法,利用现场数据和解译结果建立误差矩阵,分析解译结果精度,经计算总体精度为98.26%;之后使用Geoway软件分层矢量化其他地理要素,并按要求建立其属性表;在ArcGIS环境里进行叠加分析、入库和编制土地利用图等。 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土地利用调查相比,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县级土地利用调查技术含量高,精确度高,工时短,成本低,成果数字化,易于保存、携带、复制、修改和共享,利于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更新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