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波将他的身份定位为小说家,他以狂欢的姿态戏谑荒诞的社会,以理性和浪漫营造理想的精神家园,其作品闪烁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兼具艺术之美。狂欢化作为王小波小说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通向王小波思想的入口,沿着这条路,可以发掘王小波小说创作的深层原因,更加全面地理解其小说狂欢存在的意义。本论文以狂欢化作为研究王小波小说的切入点,从人物形象、场景描写和语言特征三个方面分析王小波小说狂欢化的表现形态。王小波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群具有狂欢化的人物形象:王二们行为怪诞,装疯卖傻;“她们”美丽聪明、大胆泼辣;他们一起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用狂欢的态度游戏生活、戏谑世界。在狂欢化的写作背后,隐含着王小波对文学和社会的内在思考。本论文的侧重点在于挖掘王小波对社会的理性认知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两个方面。王小波通过描写文化大革命、知青生活来表达他对“文革”的批判,对知青生存状态的思考,对乌托邦话语的解构。此外,王小波在小说中表达了他的自由主义立场,对有趣的生活的追求。作为一个独立于文坛的作家,王小波坚持他的创作理念,拒绝迎合市场,拒绝虚伪,“亵渎”崇高,在小说中寻找思维和写作的乐趣,在现实中追求有智、有趣、有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