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供应链中,采购商往往有着众多的制造供应商可供选择,在采购决策之前,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掌握供应商订单期内剩余生产能力信息是关键评估内容之一。由于采购商与制造供应商之间不存在所属关系,评估涉及到的订单、生产计划等信息属于企业隐私,同时供应商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极有可能提供虚假信息,因此如何获取准确客观的生产信息成为掌握供应商剩余生产能力信息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用电量信息难以造假、容易考证、获取方便、能够反映现实生产情况等特征,提出了基于用电量预测制造供应商剩余生产能力的方法,同时也为制造企业掌握自身未来生产情况提供新的思路。论文从制造系统角度分析了基于用电量进行制造企业剩余生产能力预测的可行性,然后进行建模。建模分三个过程进行:制造企业月用电量与该月剩余生产能力关系分析建模、基于企业月用电量时间序列对未来月份剩余生产能力的预测建模、模型验证。首先,根据企业用电分布,分析了用电量除了受产品生产耗电影响之外,时节气候变化是主要的非生产影响因素,其具有增长性和季节波动特点,引入用电量时节影响变量概念描述时节气候影响因素,利用部分样本求出用电量与产量、剩余生产能力的线性回归关系,再对各月用电量时节影响变量进行量化计算,从而得到了整体样本用电量与产量、剩余生产能力的非线性回归关系。其次,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少数据、贫信息、增长性”的特点,结合生产能力度量、预测期内用电量时节影响变量计算、剩余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进行了基于用电量的制造企业剩余生产能力灰色预测,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利用突变数据去除法、趋势移动平均法改进灰色预测技术,建立了最终预测模型,并建立了基于用电量进行同类型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预测模型。最后,文章对所建预测模型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