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 EUS)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进一步治疗提供临床依据;主要研究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径大小不等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经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初步诊断;小探头超声内镜(EUS)下诊断,明确病变大小、肠壁分层来源、浸润程度及周边血管、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指导取活检和ESD拟切除范围及深度;严格掌握ESD治疗适应症,对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直径在0.5-1.2cm病灶行ESD治疗,内镜下标识预切除范围,粘膜下多次注射、黏膜切开、病变剥离及创面处理;术后常规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及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囊泡突出素(Synaptophysin Syn)、嗜铬颗粒蛋白A(Chromogranin-A 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CEA、p53 等检验;定期随访复查内镜及相关检查。结果:18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直径0.5-1.2cm,直径平均0.6±0.2cm。超声内镜提示病灶来源于黏膜下层和/或黏膜深层低回声病变,回声欠均匀,边界尚清晰,无固有肌层、血管浸润及周边淋巴结肿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下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无穿孔,术中出血6例,予以Dualknife刀头电凝止血,病灶基底部与周缘病理无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残存;免疫组织化学检验Syn94.4%(17/18)、CgA83.3%(15/18)、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44.4%(8/18)、CEA0.0%(0/18)、p53 0.0%(0/18)提示诊断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且预后良好。随诊1月一60个月无复发。结论:肿瘤直径<1.2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前给与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肿瘤所在直肠肠壁间分层来源、大小、回声性质、与固有肌层及周边淋巴结及组织器官情况,选择ESD治疗安全有效。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需长期随访观察,对肿瘤分级高、存在淋巴管浸润的患者应积极评估远处转移风险。
其他文献
计算机网络故障排查是网络运维人员的必修课程。对于初级运维人员理解网络架构、学习网络设备有重要意义。拥有清晰网络故障排查思路,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就能够快速入门网络
多级孔沸石结合了微孔材料和介孔材料的优点,不仅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水热稳定性,而且对大分子有较好的扩散速率,在工业催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叙述了多级孔沸石的不
<正>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学科教学开始广泛应用微课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遍,同时伴随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在成为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常态。基于网络平
会议
针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普通高校女生初级游泳班,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先教仰泳,还是先教蛙泳。根据实验的教学效果及技术动作结构、生理、心理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
在典型可靠性分析模型及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运载火箭复杂容错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可靠性建模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复杂容错控制
近年来,本县的肉鸡流行一种前期咳嗽、甩鼻,3~4d后呼噜、肿头、肿眼、流泪,再过7d左右出现张口伸颈呼吸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大家统称为“气囊炎”。气囊炎只
期刊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碎片化学习模式促进了诸如MOOC、SPOC、微课等新的教育形式的发展和应用。作为成人继续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其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应适应新的
以白桦花药(单核靠边期)、种子(萌发)及再生苗的茎段诱导愈伤组织,在NT1、NT2和B5三种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筛选出优良的白桦悬浮体系,而后进行单细胞分离的结果表明,
探究式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具体是指,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
通过饲喂昆虫,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昆虫共生菌功能研究中。为了探讨抗生素对烟粉虱功能基因的直接影响,研究了通过喂食含利福平棉花叶片后烟粉虱体内乙醇脱氢酶adh-class III,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