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清肠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并手工检索了部分中文核心期刊,查找相关的参考文献,时间限制在2003-2013年,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的文献按照相关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项研究,共179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Jadad评分均为低质量研究。经过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清肠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总体优于SASP [RR=1.20,95%CI(1.13,1.28), P<0.00001],且较5-ASA疗效更好[RR=1.19,95%CI(1.12,1.26), P<0.00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更能提高中医证候疗效[RR=1.18,95%CI (1.09,1.28), P<0.0001],改善肠镜总积分[WMD=0.55,95%CI (0.16,0.94), P=0.006],改善症状总积分[WMD=2.16,95%CI (1.50,2.83), P<0.00001],改善腹痛[WMD=0.55,95%CI (0.43,0.67), P<0.00001],改善黏液脓血便[WMD=0.50,95%CI (0.18,0.81), P=0.002],改善腹泻[WMD=0.44,95%CI (0.23,0.66), P<0.0001],改善里急后重[WMD=0.41,95%CI (0.07,0.74), P=0.02],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提示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清肠化湿法较单纯西药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短期安全性可能较高。但由于所纳入的研究质量均不高,存在一定的发表性偏倚及诸多不足,故现有的证据尚不能充分证明清肠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因此有必要进行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