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由于其安装灵活、使用方便而被广泛应用与企业、办公室、家庭、机场、医院以及抢险救灾等特殊环境,但同时开放的无线传输介质也给WLAN应用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如数据更容易被窃听、截获或篡改,而无线设备更容易遭到拒绝服务、假冒等攻击。 针对WLAN面临的安全问题,本文在详细分析WLAN的网络特点、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总结了WLAN面临的安全威胁,并对威胁进行分类;系统地分析了最新两大WLAN安全标准IEEE 802.11i和WAPI的安全架构,指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安全弱点或缺陷,这些安全弱点包括实体认证效率不高、密钥协商协议不完备、核心设备AP/AS计算所需资源较大、协议设计易遭拒绝服务攻击从而导致安全架构的可用性差等。分析指出802.11i存在配置不当导致认证属性丧失、密钥协商存在反射攻击、易遭拒绝服务攻击等问题;分析指出WAPI不能实现对STA的真正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不完整、易遭拒绝服务攻击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两个标准协议提出了改进方案或部署策略,从而提高它们的应用安全性、可用性或效率,分析比较说明了这些改进的有效性,这些改进对基于802.11i或WAPI标准部署WLAN具有指导意义。 在分析上述两大标准存在的安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无线局域网认证基础架构(EWAI),设计了快速实体认证协议(IAKN)、三次握手密钥协商协议(3WAY)、组播密钥分发协议(GK)三个协议组件,定义了密钥使用体系。IAKN协议基于单向哈希链技术构造实体认证令牌,实现了“在第一时间”对WLAN主要认证实体STA的“显性”认证,并完成STA、AS和AP之间的相互认证和初始密钥协商,IAKN协议使用较少的协议交互和消息传递,无需数字签名操作,通过分析比较,所提认证架构比802.11i和WAPI具有更好的安全属性(多因子实体认证、有效抵御拒绝服务攻击)和执行效率。3WAY协议比802.11i减少一次交互,而且实现了每个协议消息源可认证、完整性保护和密钥确认,更安全地实现了密钥更新。GK协议实现了密钥确认。分析表明EWAI弥补了802.11i和WAPI的安全缺陷与不足,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更高的效率。同时,使用BAN逻辑验证了所提协议的正确性 采用Datta等人2004年提出的协议组合逻辑(PCL)全面证明了提出安全架构EWAI的安全性,针对EWAI使用的密码原语拓展了PCL系统,分别证明了IAKN、3WAY和GK协议的认证性和密钥保密性,证明它们正确地实现了安全设计目标。证明了EWAI的组合安全特性,定义EWAI协议组件顺序组合的安全环境参量以及协议安全属性保障条件,描述了EWAI协议和其他协议安全并发执行的环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