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儿童缺乏主动关注他人世界的能力,人们也很难和他们沟通交流。研究者曾用心理理论的缺失来解释孤独症儿童三大核心障碍之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儿童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情绪等心理状态,想象能力不同程度受损,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思想泡”技术是在人物的头顶呈现泡泡,以泡泡里的内容来表示人物的想法。考虑到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言语缺陷,研究通过“思想泡”技术来呈现错误信念任务,考察孤独症儿童的真实心理理论水平,并辅以“思想泡”图片策略来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想法解读能力,进而提高其心理理论能力。研究一以“思想泡”作为替代途径来呈现错误信念任务,考察在降低了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情况下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研究选取21名孤独症儿童和30名普通儿童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标准错误信念任务、熟悉思想泡任务、心理表征任务以及思想泡错误信念任务来考察两组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并探讨任务呈现方式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在研究中将被试儿童类型和任务呈现方式分别作为被试间变量和被试内变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及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在熟悉思想泡任务中,孤独症儿童得分低于普通儿童,但两者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孤独症儿童在心理表征任务中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在各个呈现方式下的错误信念任务中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孤独症儿童在思想泡错误信念任务上中的表现明显好于标准错误信念之意外地点任务,普通儿童在思想泡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也要好于意外地点任务,但两者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研究二主要通过“思想泡”教学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想法解读练习,验证该方法对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研究选取三名孤独症儿童接受“思想泡”教学干预,自变量为“思想泡”教学,因变量为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测验效果,干预的步骤为:使儿童熟悉思想泡的概念,明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理解所知即所想,理解错误想法与信念。采用视觉分析和C统计可得以下结果:通过为期2个月的“思想泡”教学训练,儿童A、儿童B和儿童C的实验干预效果显著,三名孤独症儿童的想法解读能力有所提高,整体而言该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立即效果和维持效果。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在各个呈现方式下的错误信念任务中,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损,并落后于普通儿童。(2)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均能够明白思想泡代表的是故事人物内部的心理状态,并可以利用思想泡来推测未知事物。(3)在降低了对孤独症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的要求情况下,采用思想泡形式呈现错误信念任务,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得到客观测量并有所提高,该呈现方式更适应于孤独症儿童,但和普通儿童相比,孤独症儿童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理论能力缺损。(4)“思想泡”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想法解读能力,对其心理理论能力的干预具有立即和维持效果,考虑到思想泡更加符合孤独组儿童的学习特质和学习需求,可将“思想泡”技术引入到提高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教学干预和训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