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锁超市是连锁经营的一次革命,已经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就。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连锁超市在我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极强的生命力。配送技术是连锁经营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连锁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关键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现代物流的客观要求,也是连锁经营的重要保证。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体系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对我国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并制约了连锁超市发挥规模效益,成为连锁超市发展中的“瓶颈”。配送作为连锁超市的“神经中枢”,已成为连锁超市日常经营的重点,是连锁超市连锁经营的基础因素和重要保障,因此配送能力直接决定着连锁超市的经营成本,并进而影响连锁超市的赢利能力。目前我国连锁超市配送模式比较单一、统一配送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物流技术、信息化以及配送中心科技含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还远远达不到规模经济。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趋接轨之际,连锁超市既要与国内同行竞争,又要对抗国外的冲击。要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我国连锁超市的经营要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完善系统和提高管理水平为主要任务,从而实现突破性发展,提高其适应能力。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有效的配送模式是我国连锁超市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搜集和阅读国内外相关连锁超市和配送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连锁经营、配送和适应能力的相关理论,其中,着重分析了适应能力的概念、调序能力与保序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管理过程。在相关理论和前文内容基础上,综合考虑,从适应能力的角度构建了连锁超市配送适应能力结构。然后对该适应能力结构进行了具体介绍,包括市场需求、供应商选择、门店需求、商品特点、配送服务、供应链优化和政府政策及社会环境,对连锁超市配送适应能力进行了识别与分析。介绍了连锁超市配送模式适应能力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锁超市配送模式适应能力的综合评价法。从适应能力的角度,综合前文研究,提出了连锁超市配送模式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连锁超市配送适应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本文选取江苏盐城雅家乐超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之前提出的综合评价法,对盐城雅家乐超市分别应用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适应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针对三种配送模式的相应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