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协调视角的碳关税征收制度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世界各国出台了诸多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法律,向进口的高耗能产品所征收的碳关税也应运而生,并成为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争议的焦点。由于碳关税环境保护的合理性,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逐步通过相关国内立法,碳关税实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基于国际协调视角对碳关税征收制度进行安排与设定,既响应全球碳减排的号召,又保证国家利益的公平性。本文试图从碳关税征收博弈中各集团的利益诉求差异入手,关注引起碳关税利益冲突的关键因素,提出碳关税征收制度的国际协调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从博弈的角度分析碳关税利益冲突,构建福利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碳关税对国家利益的影响,找出引起碳关税利益冲突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碳关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关乎国家利益的反复博弈过程,其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取决于关税水平,而引起国际间利益冲突的关键因素是环境破坏系数、生产成本、供给系数。  (2)基于碳关税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遵循集体行动、区别与适当原则,采用国际税收协定方式,对纳税人、征税对象以及税率进行国际协调,并设立环保基金交由统一的组织进行规划与管理,此外,还要辅以多主体、多手段方式保障关税制度的有效实施。  (3)考虑碳减排责任的人际公平性,将工业化累积人均碳排放量作为碳排放衡量标准,并据此对国际平均碳价进行调整,得到各国税率水平。测算发现,碳关税税率最高的是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税率较低。如果不进行税率的国际协调,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责任被高估,而发达国家的碳减排责任被低估。  (4)鉴于碳减排责任国际公平性以及成本节约的考虑,构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国际贸易净隐含碳情形,经测算发现,化学、机械设备、食品饮料及烟草、基础金属、汽车与拖车、纺织品六个部门是全球贸易隐含碳较为严重的部门,应将它们纳入碳关税规制范围之内。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经历了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逐渐扩大的过程。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缩小农村居民内
理解,必须以实践作为基础,即阅读。阅读,就是通过“读”从书面语言中获取知识,受到感染,理解文章内容和立意的过程。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语文学习,最终达到
期刊
与商业银行信贷渠道的货币派生效应不同的是,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并不会直接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只是使得货币供给的存量结构和货币活性发生变化。但是,债券持有结构中商业
本文的核心在于分析判断主动性指标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分析两方面的问题:一、主动性管理程度量化指标的分析、比较及选取;二、主动性管理程度对基金的业绩是否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