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与民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民族迁徙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下的产物,包含着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审美、民族艺术等无声的语言。生活在云南大理西北部的洱源、鹤庆、剑川三地的白族女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服饰文化,创造出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服饰艺术,与常见的白族“金花装”区别开来,风格突出,民族气息浓郁,十分具有服饰艺术本身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基于设计艺术学、民族学等学科理论,对洱源、鹤庆、剑川白族女性服饰的造型艺术和装饰特征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展开比较研究。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洱源、鹤庆、剑川白族女性服饰的历史记载、民俗传说、历史发展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阐述;其次,是洱源、鹤庆、剑川白族女性服饰的造型艺术部分,主要围绕洱源、鹤庆、剑川的服饰类型及特征、制作材质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然后,是洱源、鹤庆、剑川白族女性服饰的装饰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研究,主要从服饰的色彩、图案、工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全面解析她们的服饰装饰特征及民族文化内涵;最后,通过对洱源、鹤庆、剑川白族女性服饰的现状和其在现代的运用做分析研究,对三个地区白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与保护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论文的研究涉及了民族学、美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等交叉学科,用逐层深入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洱源、鹤庆、剑川的白族女性服饰艺术进行尽可能系统和全面的比较研究,挖掘了大理地区独具特色的白族服饰,也丰富了白族服饰的研究领域。